私与公,选择之难 |
2012年07月06日 09:27:15 中国路桥新闻网 |
学校安静了,连着校外的各类小店也随着暑假的到来安静了,唯有夏日里的知了聒噪得欢乐。 在这安静的表面下,6月份的报名之争却掀起不小的波澜。 “就近入学”下的选择 2月份我省推行“阳光招生”,紧接着,我市“阳光招生”新政出台,再到6月份,我区也出台了具体招生政策。 6月起,区教育局相继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2012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关于下达路桥区中小学2012年秋季招生计划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政策的通知》等文件。 文件中提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的规定,这也就表明着各公办中学首先确保户籍在学区内及符合政府相关规定的小学毕业生的入学。言下之意,因为义务教育的原因,再加上就近入学的规定,公办学校就如同一张小孔大网,无论大鱼还是小鱼,无论是珍贵鱼种还是无名杂鱼,都得捕捞在内,没有选择权。 在保证学区内学生入学的同时,不少成绩优秀的乡镇学区学生就犯难了,他们不愿意选择教育资源相对城区较弱的乡镇公办学校,又碍于就近入学的大前提,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如此一来,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教育资源相对较佳,有自主招生权利的私立学校。 不怕贵,只求好 6月中旬,是我区各大初中学校报名招生时段。 在蓬街私立中学初中部招生公告未出之前,就有不少家长前来打听消息。等公告一出,2000多名家长立即前来排队报名,远远超出了区教育局额定标准的8个班400人的标准。 相对公办学校的免费就学,私立学校一学期3000元的学费并没有打消家长将孩子送到这里就读的热情。 在长长的报名队伍中,来自横街的一名家长说,近几年来蓬街私立学校发展得还是挺快的,口啤也相当不错。 队伍中,不乏周边县(市、区)的学生家长。一位来自临海杜桥的家长李卓恒说,选择这里还是因为朋友的孩子在蓬街私立中学读高中,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原来只有专科的打算,现在保守估计能考上二本。 在2000多名学生中,其实还有一部分是“水军”:由于私立学校具有弹性的选择权,一些成绩更优秀的学生盯住了更好的私立学校,比如杭州、金华等地的学校,一旦那边录取了,就会放弃另一所原本已经报名的学校。 最终,蓬街私立中学通过成绩参考、面试等环节选定了400名学生。 而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有些私立学校以提高培养费来婉拒。 优劣之比 好生源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一大保证,所以现在公办学校就面临着好生源被挖走、被“买”走的困境,当上级教育部门“怒责”公办学校教育质量有下降趋势时,这些学校颇有无奈之意。由此,一些私立学校就很有底气地说,“今年我们学校中考平均分比全区的平均分高出22分”,“近几年考上路桥中学的学生每年都在递增”。因此,不怕贵只求好的家长就更青睐高升学率的私立学校。 公办学校虽是我国的主流教育渠道,由国家财政拨款,承担国家基础教育使命,每个学校都有很丰富的教育经验,教师整体素质不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可能很大程度上取绝于校董、校长等负责人的办学理念。 在用人机制上,公办学校不能像私立学校那样自聘教师,学校没有人事任免权,教师端的是“铁饭碗”。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这就在客观上制约着教育教学,很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灵活的用人机制也让私立学校在这方面更胜一筹。由于相对较高的工资可以吸引一批富有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这些高水平的教师也是许多私立学校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校方还可以设立“名目众多”的奖励机制,凡跟教学质量挂钩的荣誉,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的奖励很大程度上激励着教师互相“较劲”。再者,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私立学校可按合同规定予以解聘,为了不让自己丢饭碗,教师可谓是卯足劲争上游。 担心落入“怪圈” 公办学校与私立学校,两者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有业内人士说,私立学校的发展给公办学校教育造成了强大的压力,它极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不容回避。 “阳光招生”是为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人人能享受被教育的权利,而保证公平之下,又失去了教育本应有的竞争下产生的效率,这就给私立学校良性发展提供了机会。 在一些大城市的私立学校,企业老板、政府官员和外企白领的孩子是学校的主流人群,他们的个人收入完全可以支付相对较高的学杂费和赞助费等。逐渐发展且有可能超越公办学校的私立学校,除了能招收到成绩优秀的学生外,是否会落入“钱”、“权”的怪圈中呢? 富孩子可以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上学,穷孩子就得上教学质量差的学校,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大力扶持有潜力的公办学校,特别是乡镇的公办学校,是当下教育部门应着手的一件大事。 选择适合自己的 其实,在各大论坛上也有颇多关于公立初中好还是私立初中好的讨论贴子,许多“过来人”说,“公立初中,师资力量还是相当雄厚的”。也有人说,“也有很好的私立学校,比如:××中学和××中学,我的女儿在××学校,从没看到她比吃比穿,老师管得很严,手机不能带到学校,学习气氛很浓”。 虽各花入各眼,但所有人的意见或是建议的共同点是:学习风气要好,管理要严格,老师要有资历。 在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我们也有几所私立学校是以赢利和帮家长管牢孩子为目的,不以教学为主。但更多的老师表示,学生无论选择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适应才是关键。认可学校整体氛围,认可学校的各项制度,认可老师的教学,甚至认可周围的同学,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到学校中。而这样的例子在许多老师从业过程中都碰到不少。 |
来源: 路桥新闻网 作者: 编辑: 项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