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身难觅的踪影 |
2012年07月13日 10:02:27 中国路桥新闻网 |
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里,男主人公金亮是一名妇产科大夫,是京城业界有名的妇科医生,不过再有名也难敌因这一职业当初遭丈母娘极度的“鄙视”、怀疑,甚至将他拒之门外。 的确,在当下一些岗位上,比如护士、幼师等,女性独领风骚,甚至“一统天下”。为何在男女平等的今日,入主这些队伍的男性如此稀缺? 小仁(化名)是台州医院路桥院区仅有的3名男护士中的其中一员,他的工作服和医生的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他的胸牌上写着“护士”。所以很多时候,病人往往把他误认成医生。工作9年来,小仁也很习惯刚开始病人对男护士的怀疑。 “全院共有400名护士,但男护士只有3名。”该院护理部主任助理王银萍告诉记者。尽管医院想再招几个男护士,别说可供选择,前来应聘的几乎都是女护士。 同样,在区第二人民医院,70多名的护士中,刚5月份应聘来的毕业于黑龙江中医院大学的男护士算是“万花丛中一抹绿”。 “全班有五六十人,只有4个男生。”小仁告诉记者,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他们总是被当成“宝贝”。 男护士在这近10年间的人数还略有增加,记者了解到,在10年前,除了一些精神病医院有配备男护士,其他医院的配额几乎为零。 一些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男护士人数上的略有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高就业率的考虑。一般在学生毕业时,男护士最为炙手可热,总先被全部“抢走”。 王银萍说,与女护士相比,男护士在生理、心理方面往往有优势,如体力、耐力、应变能力、操作能力等,更能胜任现场抢救、重症护理、仪器操作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性别的关系使得一些涉及男性隐私的患者更加乐意接受男护士。 王银萍说:“像一般医院里的男护士,也都安排在手术室、急诊科、监护室等几大科室。” “我们的3名男护士分别安排在ICU、泌尿科监护室、脑外科监护室,像搬抬病人、给重病人翻身等‘体力活’,男护士干起来比女护士轻松得多。另外男护士在观察病人情况时,也能发挥男性的独特眼光,发现一些不同现象。”王银萍还说。 愿付高薪聘请男幼师 “你们幼儿园有没有男老师?”“没有。” 同样的问题,记者问过我区好几个规模大小不一的幼儿园,然而答案很标准——“没有”。尽管早在几年前,学前教育需要男教师参与的话题便已讨论过,但目前男幼师仍然很“稀罕”。 记者走访中发现,“清一色”的女教师几乎是幼儿园的“特色”,不少家长担心,男孩子在幼儿园只有女老师,会不会缺少“阳刚之气”,而且女孩也需要男教师“父亲”似的关爱,才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在金榜大拇指幼儿园,记者见到一名专门负责陶艺教学的老师,这也是该幼儿园唯一的一名男老师。“33名老师,就这么一棵独苗。”该园园长陈秀娴笑道。 “之前还有负责晨检和体育课的男老师,自他们辞职后,我们一直在物色新的男老师,可是太难了。”陈秀娴表示,“我愿意付高薪聘请男幼师,只要他带着孩子们玩好就可以了,即使这样,也没有人选。” 大多数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其实男幼师在学前教育中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他们的加入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平衡的教育,能填补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而且男教师更适合体能训练课程。 “压力山大”让他们无法坚守 “选择这个职业肯定是自己喜欢。” “当初报考学校时,家人就有反对,但我还是坚持下来。” “这本就是一份我谋得的工作,很平常的事,没什么与众不同。” …… 可是,在工作的几年间,“纷言纷语”不绝于耳,让他们备感“压力山大”。 “男护士工作3年内是辞职的高峰期。”王银萍说。 “男幼师往往干了一年左右就干不下去了。”陈秀娴说。 小程曾经是名幼师,大概干了一年半,虽然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但还是转行做起了生意。“有再大的决心还是受不了各种‘打击’。”小程向记者倒起了苦水,“很多人认为一个男人去做幼师,肯定有点‘娘’,婆婆妈妈的。之前有人给我介绍对象,刚开始听说是老师,对方还是蛮欢喜的,后来一听说是幼师,就给回绝了。” “一些同行也有抱怨的,自己谈的女朋友倒无所谓幼师这个职业,但她的家人就难以接受,甚至会嫌弃。”小程无奈地说道。 社会大部分人群对这个职业的不认可,让诸如像小程般满腔热血投身幼儿学前教育事业的人都“夭折”在半道上。 另外,基于大多数人对这个职业的不认可,让这部分男性获得的职业成就感就大大削减了。在采访中,记者听说,有一名干了4年多的男护士下个月就要辞职了,因为他被某大学的医学研究生录取,估计毕业后,他将成为一名医生。 其实,无论对于哪一份工作来说,家人的理解、支持格外重要。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下,男性有“养家”的责任,而在一些人眼中,男性从事护士、幼师工作则被视为无能无前途,就更加加剧了他们的压力。 在种种情况下,如何适应周围的工作环境等都成为一种非正常的考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护士、男幼师较大的流动性。 矛盾重重的需求 “这个护士很好,工作得很仔细。”7月11日,刚要从台州医院路桥院区泌尿科出院的老李如此称赞帮他护理过的男护士。 “我希望幼儿园里有位男老师,更能培养孩子的阳刚性格。”一位家长谈道,但若是自己家人去当男幼师,那说不定会反对。 采访中,记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许多人一边高声呼喊我们需要男性从业者,一边却又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 “男性在从事幼教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而孩子也可以从男老师那里获得对于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个性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仅靠一两名男老师来改变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一个大环境,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支持。”陈秀娴说,“让男幼教更多的走进幼儿园,显然有这个必要,像在西欧,男幼师还是相当普遍的。” 王银萍也表示,护士和医生好比汽车的双轮,缺一不可。在发展壮大男护士队伍中,关键要转变观念,有效提升护士的社会地位,稳定现有的护士队伍,鼓励更多青年人,特别是男性主动投身护理事业。此外,她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和尊重护士,体现护理的劳动价值。 |
来源: 路桥新闻网 作者: 编辑: 项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