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乡镇联播 > 蓬街镇 > 聚焦 正文
七年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
2013年02月19日 10:44:02     中国路桥新闻网

    “我本月走访慰问了4户困难群众,特别是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比如……”作为水缺头的驻村干部,林昌对于主持人的询问对答如流。这是发生在路桥区蓬街镇“驻村百晓”询问会上的一幕。

  不过在以前,蓬街镇却存在“一二一”干部现象。所谓“一二一”干部,指的是干部往往只认识通往村办公楼的一条路、村书记和主任两个人以及村部的一幢办公楼。

  在当天询问点评中,蓬街镇党委书记倪成晖感慨地说:“‘驻村百晓’让我们的干部作风得到了切实转变,真正成为了一个做农村基层工作的‘百事通’和‘多面手’。”

  日前,蓬街镇在全省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就“驻村百晓”作了经验介绍,得到了省委书记夏宝龙的高度肯定。

  干部下村脚步更加细密

  这几天来,张君彪一有空就往所驻的高坦居跑。他说:“年底了,村里有许多事情,都需要驻村干部帮着办。”打开他的“驻村百晓”笔记本,上面基本上每天都有下村的记载。

  蓬街镇在2007年开始探索开展“驻村百晓”活动。据了解,在路桥当地,“百晓”是指懂得各种知识、具备各种才能的意思,也借指博识多能的人。

  “驻村百晓”将涉及村居党建、工贸、农业农村、社会事务及村情民意等方面的100多个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后制作成“百晓题库”,并印在了“驻村百晓”笔记本上。每位驻村干部需要带着这些问题,深入村居去调查研究,从而采集到最新鲜最准确的民情答案,将自己逐步打造成了“百事通”、“活字典”。

  安监中队长吴俊培是位军转干部,见证他“驻村百晓”成长的3本厚厚的驻村笔记,记满了群众的所思所想,烙下了一个个鲜明的驻村脚印。“百晓题库让我在转业到地方后,很快地熟悉了乡镇工作。”吴俊培回忆说。

  作风转变制度更加严密

  蓬街镇党委副书记(主持政府工作)蔡旭民说:“‘驻村百晓’对于转变蓬街干部作风发挥了显著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做到历久弥新,严密的制度保障确保了这项工作的务实开展。”

  据了解,从最初的“百晓题库”开始,根据实际工作以及农村形势的变化,“驻村百晓”至今经历了六个系列的创新演变完善的历程——

  2009年,创新了“百晓质询”和“百晓生评比”的监督激励机制;2010年,创新了“组团式大轮训”和“百晓论坛”的教育培训机制;2011年,创新了“百晓民情站”;2012年开展“一线百晓生、全程抓落实”活动……

  为了促进“驻村百晓”工作的科学化,如今蓬街镇的干部还着手编制民情图表——

  绘制村居“五张图”:即所驻村区位图、综合发展水平排位图、村民住房位置图、村民通讯联络图。目前已经完成10个村居的绘制工作。编制“五张表”:即所驻村组织设置、财务收支、人口结构从业、村班子成员基本情况以及特困户、低保户等名册的五张表。

  蓬街镇政府负责人高兴地说:“有了这些表,干部做农村工作重点一目了然,在抢险救灾等关键时刻的作用特别明显。”

  百晓惠民干群更加亲密

  在陈通波的口袋里,经常会揣着一样东西,每当他下村的时候,遇到不熟悉的群众,他都会把这发给他们。  

  在新丰村的村头,一块醒目的“连心窗”里也公示了镇里联系片领导、驻村干部等联系方式,上面陈通波的照片一脸阳光。

  事实上,“驻村百晓”让蓬街的干部及时了解到百姓的所思所想。一个月前,陈通波在下村走访中,了解到村民对围沟河淤塞的意见很大,于是立即向镇领导进行了汇报,启动了新丰村围沟河疏浚的工程。经过一个来月的整治,长达1500米的新丰村围沟河环境有了根本性改观,现在正在进行河道两岸的植绿工作。

  自开展“驻村百晓”活动以来,该镇机关干部人均每周下村达到3.4天,去年全镇驻村干部走访党员群众3800多人次,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349个,落实慰问帮扶款项30余万元,为广大群众提供计生、法律、农技等各类服务146件,接受群众询问132次,全镇上下形成了用心访民情、真心解民忧、尽心抓服务的工作氛围。

  “驻村干部小郭亲啊,就像自己的亲生囡一样。”说起驻村干部郭文琴,新南村孤寡老人吴大爷激动得比比划划。去年春节的一个傍晚,郭文琴在看电视获知冷空气来临的消息,立即打电话让村干部上门查看老人的保暖情况,并让村干部垫钱先帮她给老人买床新棉被。
 

来源: 路桥新闻网  作者:  编辑: 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