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试水“小尺度规划”打开围墙 |
2013年08月28日 09:59:33 中国路桥新闻网 |
小区内独成风景,小区外一片荒凉。在北京的不少居民区,人们往往是下班后就快步钻进院门,因为除了滚滚的车流,路上几乎没什么留恋的,和院外邻居们也没有交流的机会,一堵院墙将人们圈在了小区内。日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召开专题座谈会,首次提出“小尺度”规划概念,通过变小区围墙全部封闭为局部开敞(见效果图)、街角公共空间打造休闲区、增加便民设施等方式“修补缝合”这种隔离,房山的长阳起步区将作为试点区域在年内启动改造。 “小区越高档越像监狱” “人走在小区外路两边就会觉得,这个地方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没有亲切感。”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玮在座谈会上指出,经过调研发现,这种小区内外风景反差极大的情况在北京并不少见,人们聚集在小区里,没事也不出来,而事实上,人们在居住区不仅仅是为了居住,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生活,邻里之间需要更多交流。 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方兴也有着同样的感受。“房山长阳、大兴亦庄等城市新城几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方兴认为,中国人的社区生活习惯和国外不同,比如温哥华所有社区都对外开放,中国所有社区都是高墙围挡,上面还拉铁丝网,一些高档项目甚至还拉电网,连小狗都进不去。“出于治安考虑和生活习惯,小区是封闭的,越高档的小区越像监狱。” “小尺度”有望全市推广 针对这种城市小区内外“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让居住区真正成为“交往、会面、休憩”的生活场所,北京市首次提出了“小尺度”规划设想。在座谈会上,改造设计承担单位中汇国际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所介绍了设计方案。据该所所长吴晨介绍,已对试点地区房山长阳起步区进行了调研,涉及三个居民小区,方案将和开发商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商讨,有望年内动工。 根据这份设计方案,改造内容涉及增加居民交流活动空间、增加小区内外空间的交流互动及增加便民设施,使街道环境更加人性化等几个方面。 目前,这个地区的街道仅仅是能通行的道路,缺少街道景观,改造后会让人们的行走变成可以欣赏风景的散步,增加绿植和街边座椅,单排树荫变双排树荫。利用街角的闲置空间,增加报刊和早餐亭等公共服务设施,避免小摊贩对环境的破坏。细微处的规划体现在增加水池,现有绿植在有条件的地方增加台阶及坡道,使之成为开放的绿色休闲空间。 小区围墙的改造也是这次小尺度规划的一个重点,设计方案是把全封闭的围墙变为部分封闭,部分以栅栏的形式开敞,同时在栅栏处种植多花蔷薇、蔓性蔷薇凌霄等植物,在保证小区内部安全性及私密性的同时,达到一种行人看得见院内绿化,居民望得见街边风景的效果。 王玮表示,此次改造将由小区开发商及市政、园林等相关部门配合完成。试点地区完成改造后,“小尺度”规划将有望在全市推广。 |
来源: 作者: 编辑: 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