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展坛笔记 正文
靠的就是这个“谱”
2014-09-11 15:24:10 来源: 编辑: 盛栋磊
  □段

  前阶段,一个朋友喜得贵子,等到孩子要起名的时候找到了算命先生,让他帮忙想名字的第三个字,因为第二个字已经根据家谱里的辈分定好了。其实这种按家谱定名字排辈分的方法,在农村司空见惯,尽管没有以前那么讲究,但仍有一部分人还在严格地遵循着某些规矩。说来也很有意思,我曾在去云南的火车上碰到一个20岁出头的甘肃男子牵着一个5岁的娃,男子毕恭毕敬地喊娃为“小叔”。闲聊后得知,娃是该男子父亲的第10个兄弟。更好笑的是,据说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3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的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不论资,光是排辈,让很多小娃娃一出生便“赢在了起跑线上”。

  家谱这种东西,并非中国独有,国外也有家谱,称为“family tree”,直译过来就是“家族树”,和我们的家谱是一样的。但相对来说,中国的家谱历史更久。关于中国家谱的起源问题,历来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早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的“世纪”、“世表”、“世系”、“世本”等谱学通书;周代设有专官,“周礼”春官下置小史,主要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和事迹。后来演变成一种以表谱的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因为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所以一般只记男丁。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册。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名字在族谱里占据显眼的位置而觉得面上有光。

  有资料显示,旧时一些宗族修谱,每逢初一、十五日要祭祀祖宗。族谱告成后,还要造灵厝、做功德,请和尚法师观灯;观灯时造3座大灵厝(纸糊房子),供已超度的神魂居住,另设一些黑龛,供无子孙后代及未超度的神魂居住。福建省连城一带宗族,每年正月要拜“代图”(即写在布上的族谱)。行仪时,本族男丁都要到场,先是“新丁上图”(即新添男丁的名字入谱),上图之家要给执笔者一个红包,并烧香燃炮,用三牲祭祖。若逢大祭,要用整头猪羊置于下厅的支架上;继而是鸣锣击鼓放鞭炮;最后会餐,座位严格按辈分排列。族人围坐喝酒谈心,气氛融融。连城人把正月“拜代图”的宗族聚会称为“闹花灯”。

  在温州等地,华侨回乡首要之事就是寻访家谱。当东阳赵氏家族要重修家谱的消息传到台湾后,27位赵氏后人立刻捐助了21万元新台币。随着家谱的复兴,上海、镇江等地图书馆相继开辟出家谱阅览室,用来接待海内外络绎不绝的寻根者。许氏家族曾是江苏句容的名门,其后人意外地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家谱,全族皆为之沸腾,老人们更是喜泪纵横,与散落在内地和台湾各处的族人们一起复印家谱,并举行了家谱返家活动。

  据最新消息说,当前全世界各大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家谱,总数有34000多种。这一统计数字,还没有把散布于民间的各种家谱包括在内。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因为家谱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

  家谱是研究一个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对于很多年长的人来说,家谱是经典一样的存在。而遗憾的是,对于年轻的一辈,家谱的色彩越来越淡化,有的甚至彻底没有家谱的概念。这个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按照这种趋势,可能不久的将来,若想要查阅自己的家谱,可能需要到专门的家谱博物馆去了。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