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悦读 正文
天使在人间
2014-10-17 14:46:37 来源: 编辑: 盛栋磊
  □苏 南

  推荐理由:真心讲,我不太喜欢阅读灌输一些想法的书,而是更偏向那些纯粹的故事。不一定能够领悟到什么,但某个瞬间,总有一些东西会击中你,然后你得到答案: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真的,答案从来都不需要牵强附会的复杂,简简单单才是真相。从这个角度讲,《生命之轮》这本书过于直接灌输想法给读者,希望我们接受爱、学会爱、付出爱,也希望我们明白死亡并不存在这件事,死亡是生命的一个过程,引领我们去体会更好的旅程。但作者在书中投入了太多她自己,毫不隐晦地娓娓道来她的人生,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天使在人间。

  如果撇开书中那些最为直接的“告知”,作者伊丽莎白·库柏勒·罗斯的一生已经足够丰富,随便攫取其中的某个片段,就足够成就一部好的小说。

  伊丽莎白出生在瑞士,是三胞胎的其中一个,出生时仅两磅重的体重困惑了她好几十年,这让她足够自卑。但人生自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注定要跨越一个接着一个的障碍。这段旅程于伊丽莎白来说,是反对父亲争取做自己钟情的事,是穿越纳粹集中营时内心的激荡,是背井离乡远嫁美国的乡愁,是中年时不得不面对离婚,是经历四次流产终于孕育出两个生命,是遭遇背叛心爱的农场被大火付之一炬,是暮年时的两次中风……这一切,注定伊丽莎白有机会收获与众不同的成长,她终究成长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成为国际知名的生死学大师。

  71岁,走到生命的最后,伊丽莎白对自己的一生真情告白。《生死之轮》并非她的第一本书,相反,她已经出过多部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著作,这让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她完全知道如何写出一部让人信服的书。那就是深刻地剖析她自己。

  虽然这是部写濒死、死亡的书,但伊丽莎白的最终目的却是劝诫世人惜活,学会爱。不得不说,作者将爱字刻画得很深刻,让我得到警醒,原来我们一直理解的爱不过是它的轮廓,并没有深入爱的内核。作者在很多地方举办过无数场成功的研讨会,但她最让我感动的是对那些社会弱势群体的真正照顾。比如在年轻的时候,她没有任何医学上的经验,甘于当一名厨师,为他人做坚强后盾,也做建筑小工,不遗余力地投入自己的热情。比如当她成为一名医生后,对那些付不起治疗费的人,拿出所有的午休时间帮助他们。到最后,她真正想要帮助的是艾滋病感染儿,她恐惧这种“新冒出来的疾病”,理解它,然后帮助那些挣扎在垂死边缘的人。

  我们的一生当然会得到病痛的“训练”,但在大部分时候,我们更会对它视而不见,就像我们习惯对死亡视而不见一样。死亡,是这本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作者也是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去理解死亡这件事,最终,她告诉我们,死亡并不存在。在此之前,我读过一本类似的书,书名叫《天堂的证据》,这本书告诉我们死亡并不可怕,相反是件美好的事情,会获得人生最幸福的一次体验,然后可以前往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生死之轮》对死亡的看法几乎跟《天堂的证据》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生死之轮》到最后否认了死亡的存在。其实我觉得两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两者都承认死亡是生命的一个必经过程,而且两者都没有盲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采访了很多人,拿到大量的“濒死体验”证据,伊丽莎白更是有过多次“奇特的体验”。

  但一个写下“死亡”的人,她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人们加快脚程,向死亡靠近。相反,作者反对“安乐死”,她认为人活着都是有理由的,那是因为人在世上的训练没有完成,也就是没有毕业,决不能随随便便结束肉身。但对于那些将死之人,尤其是被病痛深深折磨的人,他们太需要关怀,帮助他们,让他们有尊严地活到最后,能够安详地面对死亡,并且帮助活着的亲人克服失去挚爱的伤痛,也是这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

  不得不说,和书相比,我更偏爱作者本身。中风后,她被亲朋送进医院,但她不愿放弃自己的生活习惯,固执地要得到咖啡、香烟,活得这般尽兴与透彻。她选择安家在荒野里,或者是沙漠中,她让自己和自然靠得更近些,其实也是让自己和自己这个生命真正在一起。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