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语苑杂谈 正文
令人喜爱的“贝”
2014-12-29 14:31:31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小篆

 

□叶 娇

  贝是介壳类软体动物的统称,身处东海之滨的我们对它颇为熟悉与喜爱。其极高的营养价值与鲜美滋味常常使它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试问,鲍鱼、牡蛎、文蛤、蛏子、扇贝、毛蚶哪一样不令人馋涎欲滴?再看其斑斓的外壳,玲珑的螺体,怪异的形态,又是那么令人赏心悦目。

  “贝”在中国的文字中很早就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贝。这是一个栩栩如生的象形字,怎么看都像一个贝壳的形状。原来,这个贝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可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过不在于它鲜美的口感,而在于它那不寻常的外壳。

  贝类动物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浅海,在中原一带极为罕见。它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因而很自然地成为了原始居民喜爱而又珍贵的装饰品。人们视贝壳为珍宝,串起来挂在颈上,悬于胸前,以示富有。这一意义充分体现在“婴”字上。婴字二“贝”在“女”上,其本义就是指戴在女人脖子上的串贝颈饰,《说文解字》中解释:“婴,颈饰也。”至如今,颈饰品种越来越丰富,但贝壳项链、贝壳手链因其清新的特色依然是不少俊男靓女的不二选择,甚至传递着特殊的信息。像虎斑、紫贝代表忠贞不渝的爱情,佛手螺(砗磲)代表永结同心,竖琴螺代表情比金坚。

  有一个紫贝壳的传说流传颇广,印证着其所具有的永恒爱恋之含义。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英俊的王子,为了寻找心中完美无缺的爱情,和巫婆做了契约。巫婆交给他一枚紫色的贝壳,并且告诉他,另外一只紫色贝壳的拥有者就是他追寻的爱人。于是,王子带上紫色贝壳,踏上了寻找爱人的旅程。一路上,不少贪慕荣华富贵的女子拿着假的紫贝壳来找王子,但都没有成功。因为真正的紫贝壳,一旦拼接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个漂亮的心形。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命中注定的爱人却一直没有出现。突然有一天,一位穿着脏兮兮裙子的女乞丐敲开了王子的房门,递上了一枚紫贝壳。王子疑惑地接过女乞丐手中的紫贝壳,不抱希望地加以拼接,结果竟然成功了,紫贝壳变成了一颗完整的心形。紫贝壳里发出的璀璨夺目的光芒,将女乞丐身上的脏污一一去掉,她变成了漂亮的公主。后来他们就幸福地生活到老了,永远都未分开!

  贝壳不仅光洁美观、较为珍稀,而且由于它大小适中,便于携带计数,又不容易腐朽等特点,还曾经是中国和世界其它一些地区最早使用的规范货币,所以又有了“贝币”、“钱贝”的说法。贝币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呢?是“朋”。《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汉代经学家郑玄解释说:“古者货贝,五贝为朋。”“朋”,甲骨文中写作 ,正像两串相连的“贝”,表示贝币的计量单位。不过“一朋”到底是多少只贝,一直未有一致的说法,从两只到二十只,说法不一,一般多认为两串五个的贝或两串十个的贝为“一朋”。据文献记载,我国在殷商和西周前期广泛使用贝币,直到后来秦始皇废除“贝”币改用钱币,它才逐渐退出货币流通领域,流通时间超过一千年。

  汉字中有不少与贝有关的字,都和经济贸易、钱财宝物密切相关,这无疑说明着“贝”在商品交易中曾经的重要地位。一直习用至今天的“买(買)、卖(賣)、贸、购、贷、赊、赎、财”等字,似乎给我们生动展示了当时以贝为媒介,蓬勃进行着的商品贸易情景。而“赠、贿、赂、贪、赞、宾(賓)、贫”等字联系在一起,则在展示贝在商贸中的重要作用之余,更让我们体会到了贝中隐藏着的富有、珍贵等含义。

  现在生活中,还有一个极为常用的词——宝贝。人们常常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如珍玩、汽车、字画等称为宝贝;甚至把自己心爱的人如孩子、恋人等也称为宝贝。这个“宝贝”看似简单,解释起来却不易,词典中常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把“宝”与“贝”都看成是名词,“宝”指收藏品,特指瓷器收藏品,尤指可以买卖的收藏品,“贝”指“钱币”,合起来表示“收藏品和钱币”;第二种解释把“宝”看成形容词,意为“珍贵的”,把“贝”理解为名词“海贝”,偏正式结构,意谓“宝贵的海贝”。实际上不管哪一种,都折射着贝壳的功用特点,曾经的珍贵与辉煌,都是那么让人喜爱!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