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菲菲
《万物皆有欢喜处》,书名起得极好,耐得住咂摸。它让你对“物”欢喜,对于造物的人,自然也会生出好感。那些人,叫做“手艺人”。
该书原先是豆瓣阅读专栏——《城市里的手艺人》。作者祝小兔是《时尚芭莎》文化版总监,图书策划人。我直觉她是个敏感细腻的人,后来看见简介说是双鱼座女,果不其然。祝小兔的视线穿透城市的喧嚣,捕捉到了繁华背后不肯移易的一颗颗素心:打铁补鞋、酿酒裁缝、斫琴做香、文身制陶……这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安静地生活在他们的方寸世界里,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最美好的事情上。
这群人,很多都是老手艺人。老鞋匠、钟表匠、修笔匠……对于他们,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面对一支钢笔,张老师傅的凝视无比深情,深情的背后又是一种哀伤,独属于他的哀伤。”以生活常态,日复一日地守护似水的流年。真的是很任性啊。现代生活总是这样快速前进,可是还有人愿意这样慢慢地走,虽落后于时代,却守住了自己的内心所求。
小时候,我放学回家,最喜欢围观巷口弹棉花的铺子。匠人戴着口罩,背着弦弓,敲打木槌,不停忙活,雪花般的棉絮漫天飞舞,下次再来看,发现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人惊讶不已。冬天晚上裹着这样的被子,温暖得在梦里发笑。而如今,工业流水线出来的东西,已给人们带来了简慢地看待物品的习惯。过去,人与物的交往要比现在浓厚得多,“这是妈妈穿过的,现在我穿。”这是值得夸耀的一件事呢!所以,祝小兔书中的老匠人,他们守护的不仅是自己的骄傲,这些老物品也唤起了我们的亲切感和眷恋之情。亲切是种风情,在于蕴含你我的恋恋不舍。
老手艺渐渐式微,祝小兔的记录尤显珍贵。这是一种行动民艺的力量,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更促使我们追问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的真谛。
于是,我们在这本书中还看见了很多新手艺人。他们主动从高速运转的职业状态中暂停或减缓下来,远离紧张忙碌的上班生活,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尝试一次梦想已久的全新的开始。就像“管家”,原本是一家设计公司的老板,谁也想不到,做面条却做出了一番名堂。“管家”面条很传奇,甚至有国外的网友通过网络预定,务必要让远在上海的母亲在寿辰时吃上管家的面。这个故事令我感动。管家的面里必有一份真诚,物我无执,不奢于名,因为制作者的无欲,反而使得物本身增添了不可思议的美。
“打铁是一件极其孤独的事情,打铁李在寂寞中听着有规律的敲打声,那节奏是他独享的音乐。”与我们常有的铁匠印象不同,打铁李是个时髦新潮的年轻人,他做的衬托用的茶具,以刚衬柔,就连插在铁瓶中的花,都显得更加娇艳。这个年轻人有着对时尚的敏感,同时又可以像老僧入定,长时间地静观放置在空气中自然氧化的铁器。新老手艺的传承,或许,就是在这样人与物的凝视中,在历史的对接中开创出可以期待的未来。
时间或有偏颇,但真正的美,终究会在岁月的磨砺中凸显本色。手艺之旨趣,就在樟木箱、老棉被透出的丝丝味道中,或者我们亲手编织的送给家人的围巾之中,一起慢慢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