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语苑杂谈 正文
奇特的动物姓氏
2015-02-10 14:46:26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叶  娇

  在中国人的世界里,动物与人的关系实在是至为密切。我们不仅常常自诩为“龙的传人”,还常常用虎虎生威、马首是瞻、鹤立鸡群、龙子凤女之类的话来恭维别人,当然也会用牛鬼蛇神、鸡鸣狗盗、兔死狐悲诸词来损毁他人。“全国十二个,人人有一个”的谜语更是道出了中国人与动物之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使用动物名便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不过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在我们的姓氏中居然还藏着大量的动物姓氏,不少还是鲜为人知的呢!

  马、牛、熊、鲍、骆(古书上指黑鬃的白马)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动物姓,龙、羊、乌之类接触的就相对比较少,至于虎、狼、鹿、鹤、猴、凰、雀、鸡、狗、驴等姓氏恐怕于多数人而言则是闻所未闻了。那我们今天就主要以虎、狼、狗为例,了解下这些奇特的姓氏及其来历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万兽之王的虎一直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虎”姓自然也就成了华人世界中最霸气的姓氏之一。以虎为姓的人们,尽管如今罕为人知,但其祖上却是威风凛凛,威名远扬。《风俗通》记载汉代有一个名叫虎旗的合浦太守,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明时的虎勇,曾任“指挥同知”,是从三品的武将,后来更升任陕西行部司,保卫一方;他的儿子虎符、孙子虎英亦为武将;其族人虎雄、虎威、虎振、虎翼、虎臣等也身为武将。清朝时成都人虎坤元曾随父虎嵩林在湖南剿匪作战,官至总兵,父子二人均为名将。看来,虎姓家族,确实虎虎生威。

  不过,同一个“虎”姓,却有不同读音。在广西、江苏、山西以及河南的一些地区,虎姓读作“hǔ”,而在四川、云南、贵州及河南的洛阳一带,“虎”的读音却不是“hǔ”,而是“māo”。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虎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上古舜臣“八元”之一伯虎的后人,以虎为氏;二是出自回族中的虎姓,《回回姓氏考》中明确记载着“唯成都虎姓,音不读‘虎’而读‘猫’”。云南、四川的虎姓源于古老的虎图腾信仰,而民间传说中,虎、猫本是一家,只是因为某些变故后来才分了家,所以,在这些地方,读“虎”为“māo”,也就不足为奇了。

  “狼”姓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早在春秋时就有晋国名将狼瞫,齐国大夫狼蓬。我们很自然的会想到,这一姓氏的来源可能同样是出于图腾崇拜,确实,狼在古人的眼里,是勇敢、智慧和坚韧的代名词,但狼姓氏族虽渊源丰富,却皆非崇拜而得姓。狼姓常见的有三个来源:一是源于职业,出自西周初期的狼卒,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古人发现干燥的狼粪点燃后,烟遇风吹而不斜,可以直上空中,最适合作为通报敌人来袭的信号。此烟称狼烟,或称烽烟。而负责管理、施放烽烟的哨兵,则被称为“烽子戍卒”,或称“狼卒”,狼卒的子孙则称狼氏。第二个渊源,出自恒星狼星,属于以星宿名称为氏。上古有以天狼星为姓氏者,称天狼氏。但因后世“天”成为帝王专用的身份象征,天狼氏只得简化为狼氏。第三种则源于古姓,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像狼瞫、狼蓬都是这一渊源。当然狼姓还有其他来源,此不赘述。

  较之于虎、狼诸姓的古老,“狗”姓的出现要晚得多。虽说汉朝有个大臣叫狗未央,但此名却未见诸《史记》、《汉书》等正史,或仅仅是未央宫(代指汉朝宫廷)担任狗监的小官代称。狗姓的起源,较为可靠的说法,当和五代时的石敬瑭有关。当时石敬瑭称契丹帝为“父亲”,自称“儿皇帝”,遭到众多大臣的反对。其中一位姓敬的大臣冒死直谏,石敬瑭就把他杀了,杀了之后仍不解气,又勒令他的子孙姓狗,还说是赐姓。这一点和武则天杀了王皇后,将其族人改姓“蟒”;杀了萧淑妃,令其族人改姓“枭”;将起兵反对其称帝的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及受牵连的李姓诸王贬为“虺”姓;还将其侄儿武惟良、武怀运杀死,赐其后人姓“蝮”,道理是完全一样的。看来,以“狗”、“蟒”、“枭”为姓者,并非心甘情愿,而是有着一段惨痛的历史。

  除了这几个姓氏外,无奇不有的动物姓氏举不胜举。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有大夫狐突、狐偃,汉代有鹿旗、豚少公、蛾青,三国北魏时有豹皮公,东晋十六国中,有个羌族建立的后秦,后秦国主姚苌的皇后姓蛇,蛇皇后有个哥哥叫蛇越滂,任南安太守,明朝还有姓鸡的,叫鸡时……

  这些貌似奇特的姓氏,只是因为不常见,实际上得氏的由来与普通姓氏完全一样,或是源于图腾崇拜,或是得氏于职业和封邑,或是政治上的赐姓和改姓。只不过源于动物的姓氏,更体现了人类与动物间的紧密联系。源于职业也好,以先祖名字为氏也罢,即便是出于改姓,也无一不是出自对先祖的敬爱、对历史的尊重。至于源于图腾崇拜,以动物名来标记自己的氏族,就更值得我们尊重了,因为拥有这类姓氏的祖先极有可能是最早认识到动物重要性的人群,或是最早驯化动物的部落。所以,如果我们有机会碰到姓狗、姓狼、姓猪的人,不要窃笑,而要从内心表示尊重哦。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