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清雅 文/摄
时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俨然成了家长重视孩子早教的理由,作为朝阳产业的早教行业也因此发展迅猛。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我区各类早教机构火爆不已,昂贵的学费令人咋舌。然而,市场化的自由生长,加之行业监管仍处于尴尬境地,导致早教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近日,记者走进数家早教机构及教育等管理部门,试图看看我区的“早教”市场。
早教机构良莠不齐
“宝贝们,cici老师开始上课啦。”在活泼的儿歌中,上海启稚摇篮早教路桥中心的老师用夸张的动作和音调吸引着9位宝贝。“我是cici,我属小兔子。”高低起伏的音调,比作兔耳朵的双手,cici老师努力让每位宝贝的焦点聚集在她身上。“我嘴型夸张,语速放慢,这样宝贝能听得清楚,也能学会。”她说,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吸引孩子目光,每个举动其实都别有用意。
在启稚早教中心,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细化到每一节课会按照宝贝年龄的层次和数量,安排不同的课程。cici老师今天的课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丰收的季节”。这堂45分钟的课程,既有着老师吸引人的授课,也有着孩子动手的项目。“大家各自挑选一块自己喜欢的小黑板,我们用粮食来画画。”在家长与老师的协助下,一幅幅用双面胶与五谷创作出的“艺术品”便跃然于纸上。
“启稚摇篮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这整栋4层都是我们的。”该中心主任Linda带着记者在楼内参观,暖色调为主的设计,十分宜人。
玉宏半岛花园、世纪广场儿童城等地类似这样的早教中心随处可见。而坐落于儿童城内的某早教中心,安装着30个监控探头,暂且不论早教质量如何,但安全指数可见一斑。
然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小型早教机构直接设置在居民区内。“比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标准,民房是不允许被作为场地使用。”区教育局行政许可科主要负责人丁仙林说,民房内消防安全达不到指定标准,容易产生隐患。
据悉,目前,我国早教行业处于自由生长的阶段,我区状况亦是如此。由于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缺少政策规范和引导,因此早教行业普遍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随意性强,有些早教机构甚至为迎合家长,置科学于不顾,课程设置功利化。
家长“早教”理念不一
从独生子女到为人父母,“80后”的角色正在悄悄转变,他们普遍学历较高,对孩子的教育常有自己的见解,但陪孩子的时间却非常少,于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到底该怎么更好地去和孩子相处,怎么去教育孩子,成为当下年轻父母的一大关注热点。
即将3周岁的之之,已经是早教中心的“学长”了。“在她1岁半的时候,我就开始带她来这上课了。”之之妈告诉记者,上课初期,一周来上两到三次课,现在每周只来一次。
跟着妈妈前来的之之却不像早教机构的“老熟人”,反而对妈妈比较黏。“最近送她去了家附近的一家幼儿园,可自打上幼儿园之后,她便比较黏我们。”之之妈说,也许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比较多,老师照顾不如早教中心周全,让之之缺乏安全感,每天从幼儿园回来之后,她便会一再要求父母抱着。“相反,她更愿意上早教。”之之妈送之之来上早教,没有太多学习知识技能的要求,只希望之之能够交到朋友,变得更加开朗。
在之之妈看来,早教机构的好坏取决于师资力量,女儿对老师的喜爱,也是其坚持上早教班的原因之一。另外,她认为,老师是否能够传承早教的理念也很关键。
然而家住金宸花园的晨晨一家却对此看法不一。“自打上过一次早教体验课之后,我就觉得课程比较鸡肋。”晨晨爸如是说。
晨晨今年2周岁,在家中可谓众星捧月,如何给他最好的教育,一家人各抒己见。“周围几个孩子早就上早教了,甚至仅9个月大的宝宝也已开始上早教班了,我希望他多学一些技能,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在晨晨妈看来,早教肯定能起到启智的效果,无论是身体运动,还是脑力训练。然而晨晨爸却持反对意见。“老师教的东西,我大多也会教,而且宝宝上课很多时候只顾自己玩耍,不理会老师,一节45分钟的课程估计收效甚微。”他表示,早教课程费用不低,不如将这笔费用作为旅行经费,带着晨晨走走看看,在大自然中学到的知识,比起窝在教室里学,成效对比显而易见。
尚无有效的行业规范
每周一节45分钟的早教课程是否真的能改变什么,学到多少知识?在早教中心,孩子们应该学什么?面对遍地开花的早教机构,大多家长在奔波数家机构之后,满脑子都是大大小小的问号。
路北街道的当当妈试图为2周多岁的宝贝寻找一家靠谱的早教中心。“幼儿园的条件好坏以等级区分,有省一级、省二级,但是去过几家早教机构,却都告知我是全国加盟的。”与当当妈一样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早教课程每节课平均收费百元以上。收费缘何如此之贵?众家长们对此表示不解。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区教育局寻求答案。“目前,我们所说的学前教育,一般是指对3-6周岁的儿童的保育和教育,而0-3岁的儿童早教目前并未纳入教育系统的监管范围之内,从全国范围,再到省市一级,都没有出台任何对应资质标准和行业规范。”丁仙林解释道。
据悉,最为接近早教机构设立标准的是一份《区民办教育机构设立标准》表格。“对于房屋、土地、消防安全、建筑质量、卫生保健、甚至餐饮许可等都有细致的规定。”该表格规定了大大小小的材料从筹设到正式约有20项。“但如果是面对0-3岁的儿童,我想应该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衡量,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配备。”
记者在走访各早教机构时注意到,部分早教机构外部名称为“XXX早教中心”,但内部各类证书名称却是“XXX教育咨询公司”,有些甚至是“XXX投资管理公司”等不沾边名称。
“2014年至今,我们总共审批了约36家教育咨询类公司。”工商行政管理局路桥分局企业监管科科长陈亨平说,“教育咨询的审批标准并无具体规定,但经过我们这审核的公司数量其实不多。”
当下早教行业良莠不齐,但从省市乃至全国都没有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设立标准,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尚未明确,工商部门无法对应相关教育行业规定,教育部门也未接到设立专门早教监管科室的通知。因此,面对区域内大大小小的机构,各部门有心无力。
面对当下市场化的早教行业,丁仙林认为利弊共存:“市场化竞争下,各个机构必须做强做大,才能为自己赢取更多的客户,以此作为盈利,而一些不能为家长所接受的劣质机构,自然而然在市场机制中被淘汰。”但由于早教的教学均是培养孩子潜在的隐性能力,行业市场目前对课程内容无法确定衡量标准,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定级。
“尽早将早教机构纳入教育部门的监管之下,无论是对政府各部门来说,还是对真正做好教育的机构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我真心希望政府能够早日管起来,毕竟市场有序,蛋糕才会越做越大。”区新爱婴早教中心主任木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