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语苑杂谈 正文
泱泱华夏, 巍巍“中”华
2015-05-04 09:23:39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叶  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歌词中也常唱到“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我们国家确实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东又是表尊贵的方位词,那为何不叫“东国”,而叫“中国”?为何自称为“中华民族”?难道“中”比“东”更尊显吗?

  还别说,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中”远比“东”尊贵。尚中思想是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是古人概括归纳了生活中无数形形色色事物之后得出的认识,虽朴素却合理。

  就拿原始人每天采集的植物来说吧。从外观上看,许多植物主干居中,分枝旁舒,主干一条,粗壮坚硬,分枝虽多,却柔弱易折;即便是一片叶子,也是主脉分明,侧脉细而旁分;植物的花朵虽常由花柄、花托、花被(花萼、花冠)、花蕊四部分组成,最重要的却是位于中心的花蕊,担任着蕴含果实的重任;果实的中心是果核,果核虽小,能量却巨大,能发育成参天大树。再看我们的身体,中间的身躯显然比四肢更加重要;位于躯体中心的“心”更是全身的主宰。

  回头看“中”这个字形。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中”,是个象形字,像一面旗帜之形。正中竖立的是旗杆,上下部分为旗帜的旒(liú),随风飘扬。古人往往借“中”来观测风向和大小,以此判断吉凶晴雨。这种旗帜,更是氏族社会的一种徽帜。古代凡有大事,酋长先在旷地上插“中”旗标记,群众远远望见后,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中旗之下,听从首领的指挥。“中”起着聚集四方民众的重要作用,如此立在“中”下的首领自然是立于人群的中央,万众瞩目。到了小篆字形中,旗帜两头的旒都被简省,很难辨认其本来面目,以致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将其本义误解为“从口丨,上下通”,楷体沿袭小篆而成“中”。但即便字形如此简化,还是能看出“中”处于事物正中、核心地带的枢纽地位。

  这种种观察与认识,让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中”的重要性,自觉不自觉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就说中原、中国、中华这些称呼吧。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指的是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流域一带,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民族的摇篮、汉民族的祖居地,在祖国文化的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它真位于原野至中吗?显然不是,而是我们的祖先想当然地认为整个中原位居世界的中心,是天下的中心。当时的殷人就自称“中商”,认为自己直接管辖的地方就是四方的中心区域。春秋时的齐鲁之地明明在边地,却也自称为“中土”。古籍里那些华夏民族活动的区域,往往自诩为中夏、中邦、中国、中华、中州、中土、中壤,无不反映了我为天下中正的心态,至于是否真在大地正中,那可就不能深究了。

  “中”是多么令人向往,它是文明进步的象征,因此那些落后未开化之地绝不可称作“中”。“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就是相对于周边的东夷、西番、南蛮、北狄等野蛮地区而言。泱泱华夏,巍巍中华,那曾是怎样的一种风光与荣耀!

  “中”是核心,是主宰,尚中思想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表现当属政权管理,因为在统治者的眼里,“尚中”既意味着以“中”为贵,又表征以“中”制四方的行政管辖。具体来看,帝王天子居于朝廷之中,政权围绕着帝王天子这一核心来运行。都城称为“中京”或“中都”;朝廷、天子也称为“中”,今天将国家政权的最高领导机构叫做“中央”就是这一用法的延续。天子所穿之衣是黄色的龙袍,为什么呢?原来,“黄色”代表的就是“中”。古代,五色(青赤白黑黄)、五方(东南西北中)相配,黄色居于五色之中,代表中央;又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之“土”相配。“土”与“黄”所代表的是农业文明时代帝王组织核心地位的肯定,穿黄袍、掌土地,不正是尚中观念的最佳体现,是最合乎正道的吗?

  古人尚中观念在古代建筑中也表现得相当突出。紫禁城作为古典建筑的重要代表,就是尚中观念严格执行的产物,重要建筑沿着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排开,布局严谨,秩序井然。明清紫禁城(今故宫)的前朝三大殿、后三宫以及重要宫门、广场均分布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位于两侧,充分体现了古代社会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即使是普通百姓前堂后室的住房,也能看出崇尚中心的特点。前堂正中为中堂(也称正堂),后室正中有正室,是嫡妻的住处,故以“正室”指代嫡妻;而正室旁边的东房和西房,则是妾的居所,故妾只能称作“偏房”或“侧室”。妻妾的尊卑之别,从其居处是否居中一目了然。

  古人尚中思想的表现还有很多。像古代把军队分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中军都是三军的中坚,主帅亲率中军,旗鼓亦在中军。天上的星空也重视中心。如北极星极受尊崇,被称为“中极”,常常用来比喻帝王,原因就在于北极星处在紫微垣的核心,而紫微垣又在星空区域的中心,等于是中心的中心。

  古代的哲学家们也喜说“中”。像老子有“守中”之说,庄子有“养中”之论,儒家有“中庸之道”……可以说,一个“中”隐含着国人的喜好尊崇,代表了中华核心文化的精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