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小学 陈佳怡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小学低、中年级班主任往往把自己定义为“保姆型”、“妈妈型”,一手包办班级和学生的大小事务。在这种管理理念的作用下,班主任表面高高在上而实际却身心俱疲,学生们也很容易丧失主观能动性,成为听任安排的“顺民”。这与学生素质提升、个性培养的要求不符,与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理念相悖。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积极引入“自主管理”模式,创新载体,因人设岗,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所遵循的原则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笔者深刻领会并充分遵循“四大原则”,明确重点,有的放矢。
1.主体性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动性。作为班主任,笔者深知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特点和实际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实践,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后获得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营造师生互动、生生联动、人人参与、个个尽责的班级氛围。
2.民主性原则,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班级秩序。班级自主管理必须建立在民主、自由、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上。作为班主任,笔者时刻注意转变角色,发扬民主,切实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对待,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带头构建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良好班级秩序。
3.差异性原则,努力发掘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不同学生在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上有不同的表现。作为班主任,笔者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不同优势,不搞“一刀切”,不说“一言堂”,做到因人设岗,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4.鼓励性原则,着力提升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的意识。针对部分学习成绩差或爱闹好动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等问题,笔者在班级自主管理实践中,特别注意给他们“压担子”、“定目标”,并及时肯定他们取得的进步,引导他们主动融入班级,携手共同进步。
二、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做法
在班级自主管理实践中,笔者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五大载体”,实现了班级管理的良性运转。
1.制定“班级公约”,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有序管理,必须配备一定的规章制度。因此,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笔者根据实际需要和遇到的普遍问题,及时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民主票决等方式,制定出包括《班级规章制度》、《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班干部职责分工》等班级公约。由于在班级公约的制定过程中,全体学生普遍参与,并都有了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牢固树立了“自己制定的规则自己要带头遵守”的意识,从而更容易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产生自我约束。实践证明,班级公约的制定,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互相监督意识,对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2.设置“个性化岗位”,创造学生自主管理机会。在班级管理中,笔者积极倡导“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一方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把班级日常工作细化为学习、卫生、纪律、生活、文体等5大“子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主要岗位及工作职责。如“学习网格”设置学习委员、各科课代表、小组长,主要负责检查、收发、送取作业等工作;“卫生网格”设置劳动委员、值日生,主要负责打扫教室卫生、检查个人卫生等,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班级管理网格化体系。另一方面,设置“个性化岗位”。针对每个网格的每个节点,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管理网格中的位置和责任,特别是针对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自私放纵、任性好动、虚荣心强等不良性格,设置“班币审核员”、“纪律监督员”、“矛盾调解员”等岗位,使学生在日常管理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找到满意位置、适合角色,促进班级管理的高效运转。
3.实行“班干部常任制”,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水平。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班级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合理发掘、培养和任用班干部对班级自主管理而言至关重要。在班干部的选任上,笔者摒弃过去指定人选的做法,引入竞选机制,通过“自我报名或他人推荐→竞选发言→全体学生票决→任课老师评议→试岗→转正”等流程,真正使威信好、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在班干部的任期上,笔者采取“每学期竞选制”和“优胜劣汰法”,积极营造“能”者上,“不能”或者“不合格”者下的氛围,激发班干部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在班干部的管理上,笔者针对他们年纪小、心理和认知不成熟的现状,积极给予心理和方法上的指导,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主动意识和效率意识。同时,为了调动积极性,笔者阶段性召开“民主评议会”,由全体学生和任课老师对各班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优、缺点,并就下阶段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及注意事项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正使班干部成为班级中坚力量。
4.创新“班币制度”,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热情。笔者改变以往用小红花、糖果等进行一次性物质奖励的做法,把班级当作一个小社会,发行“班币”(由老师制作的无法复制的,仅限在本班流通的“小纸币”),出台《班币获取及使用办法》。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相应的“班币”。如实行“班干部月薪制”,每月每位班干部可以根据职务不同获取不同的“月薪”,如果任务完成出色,可以获得“加薪”,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或表现不尽如人意,则会“减薪”。又如举办各“色”活动,学生在“红色活动”中学习先烈,在“绿色活动”中爱护环境,在“蓝色活动”中节约资源,在“橙色活动”中助人为乐,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班币”作为奖励。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用手中的“班币”进行消费。如笔者经常举行“小小拍卖会”,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班币”购买拍卖会上喜爱的图书、文具等。当然,学生也会因为不守纪律或未完成作业而受到“罚款”。“班币”制度实行以来,学生为了赚取更多的“班币”,学习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类违纪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遏制。
5.开展“雏鹰高飞”评选,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成效。笔者在班级自主管理实践中,特别突出“榜样引领、示范带动”,开展“雏鹰高飞”评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潜力。在评选前,出台详细的评选细则,每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各等级奖励,可以获得相应的“雏鹰”记号;每周,班级管理各个“网格”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可以获得相应的“雏鹰”记号;学生因为成绩优秀、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或“班币”较多,也可以获得相应的“雏鹰”记号。在评选中,实行严格的量化打分,并专门在教室墙壁上开设“雏鹰高飞”专栏,实时动态公布每位学生获得的“雏鹰”数量。在每学期期末,根据每位学生一学期内获得的“雏鹰”记号数量,推选为校模范生、校特长生等参选对象或给予相应的表彰。真正使每位学生都有目标,有追求,形成“人人争做第一、个个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三、学生自我管理取得的初步成效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与探索,“自主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完善,并呈现出了“三大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如何让中、低年级小学生从一进校门开始,就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实践和锻炼,从而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一直是笔者深入探寻的一大课题。“自主管理”模式切实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注入器”的状况,实现了以生为本,把学生变为热情的参与者、见证者,从制度设计到具体运转到最终目标的评定,都由学生自己做主、充分参与。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了管理班级、解决问题后的甜头,并进一步扩展到对个人品行、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好与坏、该做与不该做等问题的辨别,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壮大了班级自主管理的整体合力。“自主管理”模式实施以来,通过因事设岗、因人设岗,编制网格化管理体系等措施,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被“摆”进了班级的日常管理之中,并很好地承担了各自的职责,改变了以往部分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学生们真正有了“以班级为家,为班级出力”的意识,大家“拧成一股绳”,在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中团结奋进,取得了区、校级集体荣誉20余项(次)。
3.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在班级自主管理实践中,通过实施“班干部常任制”,发行“班币”,开展“雏鹰高飞”评选等活动,在全班学生中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可喜局面。各个学生纷纷拔高“标杆”,充分激发自己的潜力,展现自己的特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勇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