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恩兴 文/摄
“‘双11’打算买什么?”“‘双11’买了什么?”近段时间,这两句话成为人们见面常用的问候语,这种现象是由淘宝等电商营销成“双十一网络购物节”而引发的“变革”。
面对刚过去的“双11”购物大战,线上线下的商家们都铆足了劲,进行激烈的价格战,试图在“双11”里分一杯羹。
网商应对抢购潮
11月10日,时近中午,中国日用品商城的鞋革经营户老李已经进入“临战”状态,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包装好的商品整齐地堆满了仓库,鞋子根据种类的不同也分区摆放。老李开淘宝已经有3年时间,今年是他第二年参加“双11”大促活动。
老李告诉记者,为了应战“双11”,从1个月前,他就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根据每天销售台账,对一些不太关注的商品进行下架,再更换上其他商品。“如果哪件商品消费者关注得多,就放到店铺的显要位置,并且提前和厂家联系备货。”老李忙得不亦乐乎。
小张在淘宝上经营着一家童装店,在“双11”到来之前,她已经开始策划了促销活动。“‘双11’之前很多人都会提前进行挑选,趁着浏览量大,我们推出打折促销活动,以此吸引消费者停留在店铺内看货选货。”小张说,今年她除了做优促销网页外,还投入三四万元打广告,希望“双11”这一天好好赚一笔。
去年由于准备不足,小张叫了三四个亲戚临时帮忙,用了1个星期多时间才发完所有的订单。今年,她吸取了经验,准备了3套方案,并对“双11”之后的发货、退换货等售后服务也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实体店出手抢客源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面对电商们的低价攻势,我区各家商场、超市、专卖店主动出击,都纷纷扛起“提前享受双11”的大旗,促销、体验活动提前上演,刷卡赠礼、满百返现,促销力度丝毫不比电商差。
位于商城三楼的富城电器将在11月14日、15日两天开启店庆活动,“我们很早就开始预热了,店庆期间将联合厂家共同让利,发起低价攻势。”该店负责人表示,现在线上线下的价格相差并不大,基本能做到线上线下同价,部分机型的价格能比线上更低。另外,实体店拥有的真机体验、送货快、维修售后方便等优势是线上难以比拟的。
11月6日,东方华联购物广场就喊出了“超市百余类商品3.9折—7.9折”的优惠,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这次的活动力度很大,过完‘双11’就没有这个活动了,像这个电饭煲打7.9折,与网上的价格持平,而且我们这里全部都是现货,在网上购买还要等上1个多星期的时间。”该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活动优惠力度大,很多商品都断货了,工作人员补货都来不及。
11月27日至11月29日是中盛百货11周年店庆,为了吸引顾客,中盛百货11月9日就开始预购卡的销售,顾客只要预存2000元就可以额外获得200元的现金劵。除了预购卡的销售,中盛百货还推出了流行服饰5折起等优惠活动。在一家男装品牌专柜,营业员说,一款2015年新款大衣,在标价1299元的基础上打7.2折,然后再减200元,顾客最终以735元入手,对比网上的价格还便宜了几十元。
消费者更趋理性
“一到这天,就会有要买点东西的冲动,去年‘双11’那天,我就花了5000多元,其实我当时买的东西也并不是非买不可,不过是看着便宜,想着买了总有用得着的时候。一双鞋子当时看着很喜欢,到货后发现实物与图片差别挺大的,只能选择退货,前前后后折腾了半个多月。”市民张女士是一个网购达人,每到“双11”她就会早早地在“购物车”里选好一大堆东西,但是今年“双11”她没有疯狂地“买买买”了。张女士说:“这次我就给我的小孩买了2件衣服,花了400多元。”
李女士今年“双11”当天花费了1万多元。“因为新房装修,确实有需要。我在实体店里看过,有些装修材料确实网店比较便宜。”她告诉记者,今年“双11”,为了买到心仪的东西,她熬夜进行了抢购。
刘先生是线下实体店的坚定拥护者。他前两天刚刚从电器卖场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说,电商在物流以及消费体验上存在一定不足,在实体店试用过,自己心里相对来说比较有底。而且销售人员承诺该款产品的价格与网店持平,如果发现高了,可以选择退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7年的时间,“双11”已经变成了一个品牌活动,在商家促销战中,消费者从盲目疯狂地抢购,回归到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状况提前制定购物计划,通过货比三家之后再选择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