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项 懿 文/摄
你能想象一个课堂,五六个学生一组,激烈讨论,像个菜市场吗?孩子们拿着道具,认真比划,争得面红耳赤,共同商讨才得出结论。
你能想象一个学校的图书馆是完全开放的吗?就像家里的书房,孩子们走在教学楼内,到处可以看到书架,随时可以拿起书开始阅读。
你能想象一个班里人才济济,一节40分钟的班级小组文化展示课转眼就结束了吗?孩子们能文能武,琴棋书画样样兼通,三句半也不在话下。
你能想象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关注当地社会经济民生问题吗?他们走进社会,深入调研,考察农民工的生活现状,调查要素制约下的工业转型。
……
在东方理想学校,这些都是平常事儿,更多的惊喜也会随时呈现。
一位改革校长的“自白”
11月20日至21日,为期一天半的《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第一期课程整合“教练工作坊”第三次活动在东方理想学校举行。《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社长柴纯青、编辑部主任谢凡、培训部主任谢建华、上海百特教育理事长王胜、全国18所致力于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校校长(教练工作坊成员),以及来自上海、辽宁、四川、新疆等地的教育界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课程整合“教练工作坊”是面向全国中小学校长,立足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与实施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诊断释疑、培训与实战演练,深度解决学校管理者在课程建设中的真实需求,并形成以促进课程整合为宗旨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核心网络。
当天,东方理想学校校长卢献作了《东方理想学校育人目标与课程建设》的主题报告,他把学校的“理想教育”理念传递给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行,向他们展示学校课程改革情况。一位来自四川的校长听后,对卢献超前的教育理念十分佩服,“东方理想学校的课程改革真不错,应该得到更多教育界同行的支持和赞赏。”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没有卢献和一批有着共同理想的伙伴们敢于打破原有教育体制的弊端,探索“理想教育”之路,就不会有今天的东方理想学校。卢献一直怀揣一份“教育理想”,而让他下定决心走上“探索理想教育,实现教育理想”之路的“导火索”是他在路桥中学做校长时的大胆尝试。
2011年高考前一个月,卢献看到学生课业负担非常重,学习状态也不好。于是在考前一个月狠下决心,决定给学生完全“断奶”——让他们自主学习。卢献甚至对老师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如果老师进教室要给学生集体讲课的话,那么只好请你不要进教室。”事实证明,卢献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2011年和2012年,路桥中学高考一本率与本科率均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这更坚定了卢献的教育理想,教育改革之路在他的头脑里已经越来越清晰。2013年,他带着“教育不应该这样”的坚定信念,辞去了原有的工作与职务,创办了“东方理想学校”,并坚定地行走在探索理想教育的道路上。
“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秘诀是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运动、游玩、阅读与实践。而在我国,学生被圈进‘大棚’快速催生,该运动的时候上文化课,该睡觉的时候做作业……”卢献时常思考,“这样违背规律的教育还有希望吗?”
于是,东方理想学校把办学理想确定为:办一所回归人性需求、尊重生命规律的学校;办一所让孩子们拥有健康、幸福与完整生长过程的学校;办一所“身体比成绩重要”“阅读比做题重要”“能力比分数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的学校;办一所从容、自信、执着地追求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校;办一所旨在探索理想教育、实现教育理想的名副其实的“东方理想学校”。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东方理想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场课程建设的“革命”
每天上午9点20分—9点50分是东方理想学校的大课间时间。每当这时,操场上都充满了青春活力。课间操形式多样,既有“刚劲有力、气吞山河”的中华武术,又有“欢快灵动、旋律优美”的体育舞蹈,还有“整齐划一、口号嘹亮”的方阵式跑操。就这样,一上午的学习带来的疲劳通通不见了。
东方理想学校规定:学生每天跑步不少于2000米,运动不少于一小时;每周五节体育课,包括常规两节、武术一节、团队趣味游戏一节、体育舞蹈一节;每周两节艺术常规课,一节书法课;每周两次合唱拓展训练;每周若干节体艺选修课;每月一次运动会;每年一次远足登山活动。这些课程便是该校的第一大基础课程——体艺课,被誉为主课中的主课。
这么多活动,学生还有时间学习吗?这是许多家长存疑的点。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未下降,反而变得更开朗更爱学习了,家长也就放心了。
11月20日上午第三节课,东方理想学校九(C)班正在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与英语学科整合课程——《音乐之声》。在40分钟里,语文老师马晓萍和英语老师吴丹萍共同授课。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被极大地点燃。英语和语文整合后的课堂,使学生更能理解音乐剧的魅力,对该剧的场景、台词、矛盾冲突更加明晰。
当天,东方理想学校“课程整合”的研究课还有其他9节,内容涵盖了初中所有学科,如数学与科学思维统整课程、历史为主的学科统整课程、科学学科内部统整课程、音乐与舞蹈学科整合课程等。
音乐老师龙霞和舞蹈老师廖亚民所上的课程《草原牧歌》更是吸引了与会人员的注意,不大的音乐教室挤满了前来听课的老师。现在的音乐课已然不是十几二十几年前,老师只教谱子,学生跟着唱就行,而是深挖音乐背后的文化因素。就如龙霞教的这堂《草原牧歌》,她还从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说起,和学生之间互动性强。学生在唱的过程中还学会了跳蒙古舞,增添了无穷乐趣。这样的课堂设置无疑是成功的。
记者采访时还注意到,每个课程,一到讨论环节,五六个学生都会围成一个小组,学生们都很积极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思路。老师则会微笑着关注,并适时地给学生指导。
这其实也是东方理想学校的大胆创新之处。他们主张建立学习“双通道”。通道一是阅读——思考——表达,即通过这条主线,建立个体与外在世界(知识世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通道二则是个体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合作,即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分享与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而创造是东方理想学校的终极课程。目前,学校设立了31个选修课程,全部基于学生的兴趣而开设。麦田剧社的老师许诚作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她说:“这是一份全新的体验,老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导者,而是超市的促销员。课程不再是被安排的,而是超市里等着被选购的物品。老师们在自己的摊位眼巴巴地看着路过的学生,卖力地推销着自己的课程。我希望自己的课程是销量领先的,但我更希望孩子们能真真切切地选择他们的爱好、兴趣,选择能够带给他们一生幸福的能力和特长。”
一群阳光学子的实践之路
每年的11月,是东方理想学校的“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综合实践月,七年级的师生们将学习场所从局限的教室转向广阔的大自然,实施“走进自然”综合实践课程;八年级的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去年的这个时候,走进自然课程实践小组来到了金泉农庄,两天一夜的16项户外实践课程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语文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个寻找金泉农庄秋日美景的任务,科学老师则让他们寻找动植物。“原来我们生活中的科学与大自然是这么紧密相连。”一位同学发出赞叹。
学生们还学会了搭帐篷。这看似简单,却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团队的领导力。遇到困难时,每个人都积极动脑筋,为小组出谋划策。平时被同学认为大大咧咧的沈博伦,在活动中也充满了团队意识,一起搭帐篷,帮疲惫不堪的同学背背包,让其他同学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而“走进社会”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策划组织还是实施全部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去年11月21日至22日,八年级第五小组的11名成员调查了路桥的五水共治开展情况。第一站,他们来到了区政府和五水共治办负责人进行了交谈,进一步了解路桥五水共治工作。随后,他们对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第二天,11人来到金大田村,向该村的村支部书记了解村庄整治前后的变化。
第一次带着目的走进社会的学生,有遭遇难题,也感受到了温情。杜雨馨说:“感觉社会实践活动好累好辛苦啊,但这也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因为我们迟早要面对社会,走进社会,与社会中各种人物打交道,处理事情,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调查五水共治开展情况,东方理想学校的学生还自主策划了其他7个选题,包括网购对路桥传统市场的冲击情况调查、路桥主城区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调查、路桥民工子弟就学问题的调查等,并分小组进行调研。他们虽然稚嫩,思维广度却并不亚于成人。
今年7月9日至20日,东方理想学校八年级85位师生以“寻访丝绸之路 穿越自然人文”为主题,开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励志游学活动。足迹遍及湖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历经12天,行程7000多公里。不同于一般的暑期夏令营,该校的游学活动由教师们将初中三年教材的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与开发,在现场中学习。游学,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游玩的乐趣,更是在游玩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建构了开放的课程观。
“自主管理”,是东方理想学校的又一教育品牌。学校给这一德育课程取了个非常贴切的名号:“小鬼当家”。把学校交给学生自己管理,这是东方理想学校重要的德育理念。学校的学生会由全体学生海选产生;班委会由班级同学民主选举产生,就连小组长也是由学生们自己推选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干部学会了对学校负责、对“选民”负责,“选民”们也学会了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除此之外,学校所有图书、电脑、体育器材都是开放的,学生借用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想用就取走,用好再放回。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校每个学期末都要隆重表彰优秀“学科小老师”。他们是学科学习的先行者,是老师的助手、同学的帮手。他们践行着“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责任与担当。
“探索理想教育,实现教育理想,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深信,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就没有我们实现不了的理想。”卢献及他的团队对东方理想学校的“理想教育”之路充满信心。
(部分照片由东方理想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