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南
源于宋、兴于明、盛于清的路桥灰雕,迄今已经历了800多年的历史。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温、台、闽、广海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蜊蚝以代之。”探究灰雕的渊源,缘起于庙宇、宗祠堂顶上的雕塑。工匠们往往在工程即将完毕之时,用剩余的蜊灰制成一座座天神和一些具有宗教意味的抽象图案,将其融于建筑之中,尤其是屋顶之上。这份“伸向天空的祈祷”,使灰雕意味深长且备受瞩目。
宋代,路桥手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宗教氛围十分浓厚,旺盛的香火带动了重点庙宇的兴建。作为庙宇建筑的重要装饰部分,灰雕也随之兴旺起来。
灰雕是用蜊灰作为主材料加工而成的雕塑。蜊灰则是将蛤蜊的贝壳煅烧、泼水、风化、细磨后形成的一种建筑材料。路桥沿海,工匠们在经年累月的劳作中发现,蜊灰比石灰更具优越性,用蜊灰砌成的建筑要比用石灰砌成的建筑更为牢固坚久,而且能抵抗风雨侵蚀。正因为如此,蜊灰在温台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城墙、桥梁、民居、沟渠中,甚至用来固舟缝、造淀纸、肥田除虫,效果均佳。
当时的能工巧匠利用蜊灰这种沿海居民盖楼砌墙常用的材料,精心加工雕刻后,将其制作成房屋的屋脊、翘角和胡同角、凉亭的屋檐、桥梁回廊的栏墙等。
在数量和题材内容上,路桥灰雕相比我省其他沿海地区有很多优势,比如,多用于民居,不像其他地方一般都用于庙宇、祠堂;题材十分丰富,有人物、动物、花草、山水、文字,或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等等。
在路桥灰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象征吉祥的是龙形灰雕和飞云状灰雕,动物题材中较有特点的是各种造型不同的“鲤鱼化龙”,有人推测这与当地的龙王崇拜有一定的联系。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灰雕的“龙”并不是完全的“龙”,因为在古代,真龙天子——皇帝是不允许民间存在“龙”的。当地人将龙和其他意向结合起来,含蓄地表现龙的象征意义。“鲤鱼化龙”灰雕,用于向龙王祈祷不让水毁了当地生活和生产。灰雕还有海洋生物微造型,如有些造型抽象的灰雕,细观酷似海里的虾钳、蟹钳和螃蟹尖锐的外壳,有些又像茂密的海草。
为抗击台风,路桥民宅普遍低矮,房屋样式朴素,但房顶的灰雕却极其丰富。有专家推测,路桥靠海,古代渔民出海捕鱼,对大自然心生敬畏之情,再加上台风等自然灾害在夏季时常光顾,百姓需要寻找强大的精神寄托,故房顶翘角的灰雕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和祈福意义。
路桥灰雕技法大致分为三大类:圆雕系列、镂雕系列和浮雕系列。圆雕是立体的,镂雕是镂空的,浮雕则依附在另一平面上。也有专家将灰雕分为浮雕、悬雕以及阴雕,屋脊主要用悬雕和浮雕,而亭台楼阁的墙上和台沿一般采用浮雕,门框、花框等则采用悬雕。
当你走在十里长街上,不经意间抬头仰望,顺着流淌在屋顶瓦楞间的绰约光线,就能看到这些形状奇特的雕塑,似金鸡独立,似蛟龙出海,似凤凰望月,梅兰竹菊、虫鱼鸟兽、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以及福、禄、寿等文字也一并呈现在眼前。松鼠吃葡萄、白马在飞奔、公鸡在打鸣……充满生趣的巧思跃上了屋顶,或隐藏在飞檐与飞檐的间隙处,或连接在勾角与勾角的交汇间。当你仰望它们的时候,它们则仰望着更为广阔的天空。
路桥灰雕制作者的手艺,都是祖辈口口相传延续下来的。其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选料布局、骨架打坯、粗塑、细塑、作光、添色等工序,这些自始至终由一位艺人完成。所用的工具包括凿子、毛蟹、铁板、泥夹、圆铳、方铳、树牙第、漆刷等,需要制作者兼备木匠、石匠等手工匠人的本领。
灰雕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技艺口诀并代代相传。比如,“若要笑,眼角下弯嘴上翘;若要愁,嘴角下弯眉紧皱”,这只是其中的一句,这些口诀不只是艺术的积淀,更是智慧的结晶。
路桥灰雕于2006年先后被列入“第一批路桥区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名录”、“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9月,路桥本土摄影家张崇生拍摄的200余幅灰雕作品亮相杭城,这些风格迥异、形象丰富的灰雕作品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其“伸向天空的祈祷”这份诗意的阐述,让那一方天空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韵味。
然而,随着现代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灰雕这项传统手工技艺日渐陷入衰退的境地,如今懂灰雕工艺的继承人已经寥寥无几。尽管灰雕手艺人表示愿意无偿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年轻人,但愿意学习和继承者却寥寥无几。毫无疑问,对灰雕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的传承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