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丽
“我什么也不渴望,什么也不惧怕。我只是在观察自己的生命,就像一个人惊奇地、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可能会熄灭的火焰一样。”在濒死之际,一位伟大的哲人,他没有时间为自己悲伤,没有力量了却他在人间的未了事,却用了全部意念来观察自己渐死的过程,感受灵魂的漂泊之旅。在生命力量恢复后,他为我们留下了这部充满着生命平和力量的“超自然笔记”——《向死而生》。即便他没有解开人类关于生死的最终谜团,却掀开了死亡的神秘面纱。
本书作者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是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第28届院长。本森遗传了家族最优秀的著述基因,同样也遗传了家族性精神疾病,患有躁郁症。在他努力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三个孩子相继去世,家族破产,爱妻与世长辞。本森在生活的狂风暴雨之中,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忍感悟生命的真义,在这期间喷薄出了400余万字的心灵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被誉为“世界上站得最高的灵魂”。
《向死而生》是他在一次意外重伤,刚刚度过生命危险期后写下的关于灵魂与死亡的心灵漫笔。平心而论,相较于本森的《仰望星空》、《圣坛之火》,这本日记集的文章无疑显得凌乱单薄,文中并没有读者期待的死生哲学,也少了以往的空灵隽永。但该书贵在真实,是作者身体虚弱,刚刚脱离生命险境时,依记忆写下的濒死之境以及在康复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在静水深流中让我们更好地体悟生命的意义,消除对终将到来的死亡的本能恐惧。
于本森这个信仰上帝、信仰灵魂之人看来,死亡不过是脱下肉体的外衣,让灵魂重归虚空,与上帝拥抱的过程。过往的人生经历,不论是沉重的、甜蜜的、幸福的,都将在这一刻卸下,所有物质的、精神的负荷都将化为虚无。在趋向死亡的道路上,尽管沿途肃立的都是低沉阴郁的风景,静默如同时光凝滞,但他依然能感受到自我。在无限趋近于死亡的道路上,其实灵魂并未受伤,只是他暂时无法借肉身的力量,与健康之人进行交流。在半生半死之间,幻境几度出现,本森的意识一度下潜到生命的湖底,在被湖水包围吞没,感受与水波融为一体之时,又被上帝拖起,浮出水面。这样的过程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痛苦,反而充满了神秘。这样的体验,无疑源自本森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他灵魂的光照亮了自己向死而生的道路。
在生命流逝,死亡即将到来之时,本森说他渴望的是安宁,而不是家人、亲友的陪伴,他希望能有尊严地安静死去,而不是在众人的围观中艰难地咽下最后几口气。他不希望在送葬的队伍中,有儿童的身影,那样的沉重不是孩子所该经历的,对于孩子,死亡应该与出生一样神秘。这样的观点,与国人心中对死者的送别方式,无疑大相径庭,我们将陪伴作为最好的告别,将哭泣当作送给死者最后的奖杯,然而本森却用他最直接的体验告诉我们,生命弥留之际需要的恰恰是独处、安宁,静静地离去当是人生命中最后的权利。
当脱离死境,生命的力量再次缓缓注入体内之时,本森再次开始迎接生命的春天。于他而言,不论年龄几何,劫后的每一天都是新生。他又可以再次敞开怀抱,感恩生命中的亲情、友情,用笔书写充满哲思的生命哲学,用文字鉴证生命的奇迹。此时,他更享受亲人的关爱,愿意接受他们善意的关怀,或是怜悯的眼神,也愿意欣赏亲人们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处事方式,尽管并不完美,但这些是真实的人间温暖。
“前面有一道光可以跟随,它能引导我们走向真理、纯洁和仁慈,而不是虚假、肮脏和自私。”生命中有那么多的美好要去追求,有那么多生命的奥义要去揭开,有那么温暖的人间真情要去体悟,我们实在是没有时间用来怨尤生活,更不应因由内而生的愤闷而遮住生命中的光。用“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来形容本森的生命再贴切不过,他的人生便是一场修悟的旅程,所有的苦难最终都化为了他笔下的“圣坛之火”,他也无愧于被世人美誉为“这个世界上站得最高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