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
甲骨文
小篆
□叶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想来大家都颇为熟悉,其中还有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平时交游的对象彰显着诗人虽身居陋室却不失高雅的不俗品位。“鸿儒”指学问渊博的大学者,容易理解,可“白丁”却为何可指不学无术或缺乏知识的人呢?
这还得从“白”的字形字义说起。“白”甲骨文、金文像烛火之形,中心一横是烛芯或灯芯,所以最初的意义应是“明亮”。我们现今还经常使用的词语,白昼、白日、东方发白中的“白”正是此义。而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明度最高的颜色自然也就当之无愧地被称之为白色,如白雪、白露、白发、白马……明亮的东西容易看得清,于是白又有了“清楚”的意思,如明白、真相大白、大白话。明亮清楚的东西也就意味着“正义”、“纯洁”,成语颠倒黑白、黑白两道就以白象征正义、善良,以黑表示邪恶;而正义的东西总是敢于公开的,是光明磊落的,不需要隐瞒或隐匿,因此能公之于众的透明收入是“白色收入”,那些见不得人的不法收入则为“黑色收入”。为使事情清楚,必要时还得表白、道白、自白、旁白、开场白,因此白又有了“陈述”的意思。白雪覆盖的茫茫大地,一片洁白,似乎空无一切,于是白又产生出“空的”这一含义,如白卷、一穷二白等。
白常常使人联想到冰雪、白云、棉花,给人以光明、雅致、卫生的感觉,赋予人们纯洁、光明、正义、善良等美好的遐想,因此,人们往往喜欢把“白”与“雪”、“玉”等词连用。如“白玉无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阳春白雪”比喻高雅的文学艺术。唐代诗人张九龄还以“白心”表示纯洁的胸怀。
按理说,如此光明纯洁的白实在不至于引起人们的反感,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却有着人们极不喜欢的一面,甚至成为一种忌讳,体现着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摒弃和厌恶。你看,生活中丧事叫“白事”,带来灾祸厄运的人称为“白虎星”,智力低下的人叫作“白痴”,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角色的被称作“唱白脸”;政治中反动势力叫作“白色政权”或“白色恐怖”,腐朽反动的力量叫“白专道路”;战争中失败的一方要“举白旗”……这一切,皆源于我们祖先伟大的阴阳五行学说。
《说文解字》中对于“白”有着如此解释:“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这一解释与其说是对“白”本义的诠释,不如说是从文化的角度对该字进行的分析。释义首先指出了“白”在中国古代五行思想中的定位:白与西相配,是西方色。西方是太阳沉落之处,是黑暗和寒冷产生的地方,意味着死亡、恐怖和不祥。白骨、白发、白霜,更让先民们联想到死亡、衰老、阴寒,于是白与阴自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早在战国时期,白已被选作凶丧之色。《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入秦刺秦王,临出发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送行者皆穿戴白色的衣服帽子,显然是因壮士此行断无生还之望,故以白衣冠喻示诀别之意。白色与凶丧发生联系之后,便成为汉民族文化习俗中的不吉之色。《宋史·舆服志》载,南宋刚迁都杭州之时,北方士大夫们因不习惯南方的炎热,一度流行穿白色凉衫,喜其凉爽,然没过多久却被宋孝宗诏令禁止,原因就是“纯素可憎,有似凶服”。从此白衣只可在治丧时穿用,其他场合不许穿着。至今,在中国许多地方,丧葬时亲属仍身着白衣、白鞋,头戴白帽、白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白既然喻示着死亡与不吉,达官显贵们当然避之而不及,于是在历代服色制度中,为统治者所厌弃的白,最终成为历代平民的无奈选择。汉代,“散民不敢服杂采”。隋唐时更明文规定:“庶人以白。”即普通老百姓只能穿着白色衣服,白衣或者白色渐渐成为了贫寒、低贱的象征。“白丁”、“白身”、“白衣”是没有功名的人,代指平民;“白士”是清寒贫苦的读书人;“白屋”是平民之屋,后又指贫苦人家;“白户”是平民户口;“白役”指旧时官府中的编外差役;“白直”是旧时官府中的编外小吏……这就是“白”的又一文化联想意义——卑微、低贱。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白”所代表的平凡、卑贱只是就人的社会地位、等级而言,并不涉及个人的品格、才能,较之于某些“朱门权贵”的不学无术、品行低下,此时的“白”,实际已有了高洁、素雅的象征意义。故历代不少离经叛道或自命清高的文人志士甚至故意自称“白衣”,名居室为“白屋”,因而汉语词汇中就出现了诸如“白衣公卿”、“白衣宰相”、“白衣秀士”之类似贬实褒的文化词。
看来,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白早已不是一种纯粹的颜色,而是五行文化与封建等级制度多元影响后的文化产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