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凯
【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我不得和中庸之道的人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先生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说:“我绝不是天分高的人。我很早就认识到我的能力很有限,所以就集中我所有的能力做一件事,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世界很大,选择和诱惑很多,但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孟子说,人生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懂得取舍,放下一些事情,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更加专注以致全力以赴,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深受儒家“有为”思想的影响,同时也特别欣赏道家的“无为”,所以他对生活的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常常也有他“不为”之事。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不为斋”,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提醒自己人生要懂得取舍。
林语堂曾说:“写作的时候,也是我最快活的时候。”为了“最喜欢做的事”,他像陶渊明一样,不愿把过多的时间浪费于官场中。他说“我鄙视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的势利”,并进一步说有的文人可以做官,有的文人不可以做。对此,林语堂解释:他对官场上的生活是无论如何也吃不消的,一怕无休止地开会、应酬、批阅公文,二不能忍受政治圈里小政客的那副尊容。所以林语堂可以集中精力用于创作和做学问。
蒋介石对林语堂非常推崇,一次,想邀请他担任考试院副院长的职位。林语堂和蒋公两人在房间里谈了好久,出来时,林语堂一脸笑容,显得格外轻松。朋友向他道贺,并问具体到哪个部门高就,出人意料的是,林语堂居然笑眯眯地说:“我辞掉了,我还是个自由人。”也许在一般人眼里,蒋公的邀请应该是荣幸之至的一件事,但对于林语堂来说,也许“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更为重要。也正是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态度,奠定了林语堂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生活中也许有太多的机会和选择,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适时的放弃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正如有经验的果农将一些即使能开花结果的果树枝条剪去,目的就是为了使果树的养分能更好地集中在少数果实上,这样虽然使果实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果实的产量和果实的饱满度反而大大增加。学会适当的放弃,懂得“有所不为”,找准方向,生命的疆域反而会更加宽阔。
“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指的是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从事有意义的事业中,另一方面还指做事要有原则。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心中要有度,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正气浩然的品性和道德人格。
甘汝来(1684-1739),江西奉新人,乾隆年间官至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可谓政府要员。常言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更何况尚书呢,要知道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啊。可甘汝来一生为官清廉,除奸惩恶、秉公执法,死后朝廷派大学士讷亲领吏部的人将其棺柩送回江西老家。到了甘家,讷亲先进去,看到庭院里有一老妇正在缝补衣服,便说:“ 快点去禀告夫人,甘大人在官衙中突然去世了。”老妇人很惊愕地问道:“你是谁?” 讷亲告知自己的身份后,老妇人随即流下了眼泪,讷亲这才知道眼前这位老妇人就是尚书夫人。讷亲问其家里是否还有盈余的钱用来操办丧事,老妇人连说:“有,有。”随即从一个布袋中拿出一点碎银,那不过是尚书大人生活之余剩下的一点薪俸罢了。讷亲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尚书家里居然只有这么点钱财,感动得热泪盈眶。讷亲把情况上奏给乾隆,乾隆也颇为感动,赐给甘汝来的家人一千两白银,命有关官员操办他的丧事,并赐甘汝来“庄恪”的谥号。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虽然这句话现在成了人们订立攻守同盟时的常用语,但实际上典故中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刚好是相反的。东汉时期的杨震,为人公正清廉,不谋私利,是难得的清官。杨震办学多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经昌邑。当时的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荐的官员。为报答当年杨震的提携之情,晚上准备了十斤黄金想送给杨震。杨震问他:“我们是老朋友,我很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的。”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什么叫没人知道呢?” 王密十分惭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离开。杨震共出仕二十多年,为人刚正不阿,为官克尽职守,公正、廉能,他的品德因此为世人所称赞。
我们常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人世间最宝贵的并非功名利禄,一份高尚的品行,纵是千金也不能买到。每个人都要正视自己的内心,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面对抉择,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