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语苑杂谈 正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2016-03-23 14:08:38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徐 凯

  【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错误,人人都仰望他。”

  《左传》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像孔老夫子这样的圣贤,也难免会犯些错误,更何况我们这些凡人。一个人有这样的不足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也就是有了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呢。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不恪守为君之道,喜好声色,荒淫无道,生活奢靡,致使民不聊生。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并以看行人惊恐躲避的样子为乐,完全没有一个国君的样子。一次,由于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烂,晋灵公就很生气,便把厨师杀了,然后将尸体用车装了,让宫女们推着车子堂而皇之地从朝堂经过。相国赵盾和大夫士季此前曾屡次劝谏晋灵公,但晋灵公就是不听。此时,赵盾和士季看见车上露出的死人的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行为感到十分忧虑。他们想要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接受谏言,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我先去进谏,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 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行了三次礼,走到屋檐下,晋灵公无可回避了,才抬头看他,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打算改正。” 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任何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依然没有改掉自己的暴行。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赵盾,竟派了个刺客去暗杀他。清晨,刺客去刺杀赵盾,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已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但时间还早,他便和衣坐着打盹儿。刺客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刺客就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后来,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结果又被赵盾的车夫识破了阴谋。最后这个多行不义的国君,被赵盾的同族兄弟赵穿杀了。

  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他能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就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但如果我们有了错误不去改正,甚至一错再错,最后必然会给我们带来可怕的结果。所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自新,改头换面,你就能重新再来。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曾经写过一个“盗牛改过”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过而能改的意义。

  当时王烈(东汉末年,山东平原人,以品德高尚著称)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个偷牛的人,牛主人把他抓住了。偷牛贼说:“我真的只是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宽恕原谅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有个人还是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给偷牛的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成为了小偷,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将布赠送给他,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且杀了吃了,秦穆公不但没有惩罚他,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不顾及自己的性命,来救秦穆公。现在这个偷牛人知道错误并十分后悔,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以坏名声为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匹以劝他向善。”

  隔了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地,快到老人家里的时候,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这把剑;想拿了剑后通过悬赏找到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一直到了傍晚。剑的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发现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老人挽起袖子,问他说:“你之前为我挑着担子,还没告诉我姓名。现在你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剑,我还没见过像你这样好心的人。请你告诉我你的姓名,我要把这事告诉王烈。”但那人还是没有告知姓名就走了。

  老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说:“世上有这样的善人,我却没见到。”然后让人去寻找,发现就是以前那个偷牛的人。

  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发现自己有过错,能及时加以改正,是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应当具有的一种宝贵品质。偷牛人受到王烈教育后,幡然悔悟,迁善改过,不仅助人为乐,还不图虚名,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并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断成长,人生便会更上一层楼。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