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语苑杂谈 正文
衣“冠”楚楚
2016-04-13 11:51:30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小篆

     □叶 娇

  说起中华的服饰文化,我们往往会想到衣冠楚楚、峨冠博带、天冠地屦、冠盖相望、凤冠霞帔等成语,也常常自诩我们的国家为“衣冠古国”。有一个形容人生气的样子的词叫“怒发冲冠”,骂人话中还有“衣冠禽兽”“沐猴而冠”,20岁的青年被称为“弱冠之年”……不知大家有没留意到,这些词里面都有一个“冠”,冠是不是我们常说的帽子,它在服饰文化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拥有怎样的地位呢?

  冠确实是帽子,但与我们如今以实用或装饰为目的的帽子却有着本质之别。无论是小篆,还是如今的楷书字形,冠都是一个会意字,由三部分组成:“冖”是帽子,“元”是人的头部,“寸”同“又”,就是手。整个字形合起来是一幅简单的图画,表达出用手给人戴帽子之意。但这个帽子却非人人可戴,只有那些长到20岁的贵族青年才能戴上,并要举行隆重的成人仪式,这就是“冠礼”。青年男子一旦戴上冠,也就意味着他从此告别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童年时代而跨入了成人的行列,不能再像幼时一样任性而为,时时处处都要受到冠的节制,举手投足都要依照礼法行事,要努力成为具有“孝、悌、忠、顺”完美品德的人。所以,古代贵族男子20岁行了冠礼,也就喻示着成年,“冠者”也就成了成人的代称。《论语》中著名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以“冠者”表示成人,与童子相对。

  加冠绝非是给你一顶帽子戴那么简单,一旦加“冠”,凡有外人在场,都不能无故免冠,该戴冠而不冠,会被认为是“非礼”。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那就是《左传》中所载的让世人颇难接受的子路之死。孔子的大弟子子路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孔悝参与推翻卫国国君的政变,子路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力图阻止这场政变,在激烈的战斗中,子路冠下的丝缨被击断,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于是,放下武器来“结缨”,结果在从容结缨正冠的瞬间,被人趁机杀死并剁成肉酱。孔子门下最英勇善战的子路就这样为了一顶帽子而死,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不少人因此觉得子路傻、迂腐,但这却正体现了汉家冠仪的非比寻常,束发戴冠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君子的尊严、有德者的象征。

  那加冠者怎样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冠呢?两种情况:一是私人场合。冠的形制历代不一,种类多样,但总体来说,多以竹、木等为内框,外面罩以黑色的漆纱,材质都较坚硬,舒适度不高,又很正式,因此贵族们居家时为求舒适随意,可免冠,只以头巾束发。如西汉时,一次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奏事,正巧武帝没有戴冠,武帝看见汲黯进来,急忙躲入帷中。二是表示谢罪。古人认为,如果犯了罪,就如同奴仆罪犯,不应戴冠,因此向人请罪时,除像廉颇那样“肉袒负荆”外,也可以“免冠谢罪”。所以当战国时的赵国公子平原君得罪了信陵君,信陵君准备离开赵国时,平原君“免冠谢,固留公子”。摘去冠,以示自己有过错,自降身份。西汉的大将军霍光被燕王等诬陷,历数谋逆罪状,霍光见到昭帝时,也是“免冠顿首谢”。

  除了贵族子弟,做官的人也能戴冠,而平民百姓与冠无缘,所以冠又成了贵族仕宦的代称。因此古人用“挂冠”表示不做官,用“弹冠”表示即将上任接受官职。由于古时官吏出则乘车,高官的车上更有一种像大伞一样的盖,起遮阳蔽雨之用,诗文中就常以“冠盖”指达官显贵,如“冠盖相望”“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路逢斗鸡者,冠盖何煊赫”等等。出现于宋仁宗年间大型韵书《集韵》中的“ 巾官”,充分反映出“冠”与“官”的联系。“ 巾官”是“冠”的异体写法,从巾官声,官兼表意,合起来就指官家的头巾。“士人冠,庶人巾”的礼法规定深入民心,冠只有贵族官员才能戴,平民百姓只能戴巾,因此在百姓的心目中,巾便是冠,“冠”也就是官人的头巾了。

  冠的深刻文化内涵,自然成为中华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对应的冠服制度自然也成了几千年中华礼乐制度的重要核心。可如此显赫的冠,没想后来竟与骂人的“衣冠禽兽”连在了一起!

  “衣冠禽兽”,按字面意思理解,即是穿戴着衣帽的禽兽,但这可不是它本来的意思。它原本可是一个褒义词,是明代官服制度的反映呢!洪武二十四年规定:明代官员常朝视事一律穿前胸后背各有一块补子的补服,文官补子绣飞禽,武官补子绣走兽,各分九等。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那是大大的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可是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有些文武官员欺压百姓,声名狼藉,于是,“衣冠禽兽”一语也就出现了贬义,指那些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官员,至如今更是成为品德败坏者的代名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