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语苑杂谈 正文
卫“冕”与冠军
2016-04-27 15:42:48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叶  娇

  冠在中华服饰文化中地位显赫,不仅具礼法约束的作用,更是贵贱尊卑的标志;它也不是单一的品类,而是“弁冕之总名”,包括了形形色色、尊卑有别的各式冠帽。冠早已不是纯粹的服饰,而是封建礼制、封建等级的反映。

  联系加冕、冠冕堂皇、轩冕相袭等词,不难发现,在冠这一大家庭中,“冕”是级别最高的一种,又称“冕冠”。《说文解字》中解释:“冕,大夫以上冠也。”即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等人参加祭典等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一般士人不得戴冕。

  冕的不同凡响,从其字形中即可见出。“冕”字小篆中始见,但其实出现很早,原本写作“免”。甲骨文、金文中的“免”都像一个人头顶帽子的形状,这顶帽子特别巨大,有的还拥有角饰,反映出此帽的不同寻常。后来“免”字形变异,帽子的形象不明显,才再加“冃”(帽),另造“冕”字代替。篆文异体“絻”,以“糸”代“冃”,则是为强调此帽的一个重要特征——丝织品的旒。这就要涉及到冕的形制了。

  冕是一种高级的冠,因此较之普通的冠,形制也就较为特殊,主要由延、旒、玉笄、武、紘、瑱、紞等组成。冕冠顶部是一块长方形的盖板,名叫“延”,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延”后高前低,略前倾,象征关怀百姓、勤政爱民;“延”上黑下红,又象征着天玄地黄。“延”的前后挂有一串串用五彩丝线串成的玉珠串,叫做“旒”,象征岁月流转。旒的多少视佩戴者的身份决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为尊贵,只有帝王可用。“旒”,谐音“留”,从延上垂下,正好在眼前晃动,意在提醒戴冕者留目,即非礼勿视。延下的帽身是一个圆筒式的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镶成,称为“武”。冕冠加在发髻上时还要插一根较长的玉笄,以便把冕固定在发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丝带,从颔下绕过,再系到笄的另一端,这根带子叫“紘”。此外,笄的两端各用一条名叫紞的丝绳垂下一颗玉来,名叫瑱,因正当左右两耳,所以俗名充耳或塞耳,象征君主不可轻信谗言,成语“充耳不闻”即由此而来。

  冕的形制如此复杂,无非是为体现冠对人们行为举止的重要节制作用,级别最高的冕在样式上自然最为繁复,方能从方方面面展示出等级差异、礼的要求。

  大概是因为过于繁琐与正式,汉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所以“冕”后来专指帝王的皇冠,“加冕”就是把皇冠加在君主头上,是君主即位时所举行的仪式。冕为天子所戴,所以“冕”“冕旒”又成了皇帝的代称。唐代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官》一诗中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用“冕旒”称代唐肃宗,描绘了衣着服饰不同的各国使臣朝拜唐朝皇帝的盛况。由于冕帝王专享,等级最高,所以体育比赛中把为了保持冠军位置而进行的比赛,称作“卫冕赛”,即要护住第一的荣誉。而在某一政治力量或体育比赛中,虽不是政治界的最高人员或未能夺得冠军,却影响力巨大、实力超群,这样的人或组织也可称为“无冕之王”。

  “冕”的第一之义,极易令人想到体育比赛中表示第一名的“冠军”一词。可是,前面所说的“冠”都读第一声,“冠军”中的“冠”却读第四声,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冠读平声是名词用法,表示古人所戴的礼仪性帽子;后来,冠引申出动词“戴帽子”的意思,以示区别,就读作了去声;再往后,又引申出“覆盖”“超群出众”之义,也读去声。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写萧何“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冠群臣”中的“冠”就是动词,“冠群臣”意谓居于群臣之首。类似的用法还有“冠古”“冠世”“冠代”等,都指出众、居于首位,那么勇冠全军者,自然就是“冠军”了。如《史记·黥布列传》:“项梁涉淮而西,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不过,此时的“冠军”依然还是动宾短语。但后来随着使用的频繁,冠军渐渐凝固为一个词,并成为了名词。如汉代霍去病功冠三军,武帝封他为“冠军候”;魏晋南北朝时有“冠军将军”,唐代有“冠军大将军”,都指一级武官。到近现代,体育竞赛传入中国,就称竞赛第一名为“冠军”,由于此词由动宾短语演变而来,所以“冠”字仍读去声。

  第二名称“亚军”,是仅次于冠军的意思。古人认为:“亚,次也。”孔子对儒学的贡献极为卓越,称作“至圣”“圣人”,那么次于孔子的孟子就被称作“亚圣”;次于亲父的范增,也被项羽尊为“亚父”。第三名叫“季军”,则是源于古代的顺序词“孟、仲、季”。“季”常用来指第三,如一年四季,每季的第三个月叫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古人家中兄弟的排行,也习惯称长子为孟或伯;次子称为仲;三子称为季。像汉高祖刘邦又叫刘季,就是因为排行第三。“季军”之称,即来自表“第三”的“季”。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