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小城镇的美丽蜕变
——我区小城镇综合整治综述
2017-11-24 11:02:18 来源: 编辑:叶成
  □全媒体记者  阮王琦

  有人说:“恋一座城,始于颜值。”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与乡的纽带,它本该是美丽、宜居、活力、美好的,但却遭遇着脏、乱、差的“成长烦恼”:既有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的“集镇病”,又有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杂物乱摆、衣服乱晒、广告乱贴的“农村病”,甚至还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城市病”。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三改一拆”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攻坚克难、精准发力,不断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推进、向更高水平提升,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一座“大花园”。

  一镇一品  拼颜值更要拼气质

  一面极具小桥流水人家元素的水墨画跃然于墙面之上;沿街立面全部采用民国风味的青砖瓦房;有碍观瞻的老式太阳能等消失无踪……沿河路的蜕变是横街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

  横街镇是新兴工业强镇,街区建筑单体形式多样、新旧陈杂,部分地段建筑较为凌乱。镇里根据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特点,对沿河路14幢310多间、新兴路18幢380多间房屋立面进行改造。

  中心河是横街镇集镇区域的主要河道,长2.55公里,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横街镇将其打造成精品河道。横街镇副镇长罗彬彬告诉记者,镇里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游步道、河面保洁、景观围墙和绿化增设等“内涵”。这与横街镇着力打造的“有记忆的街区和有故事的小镇”这一定位一致,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治危拆违、“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专项行动,建立整治项目库,将整治细分为街景立面改造、道路白改黑等40个项目,以项目推进整治,以整治放大特色,并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划分各重点区块。

  目前,新兴路已完成道路及线路改造。在该路段经营了10多年服装店的商户张先生十分满意,他说:“整治后的房屋不仅立面档次高了,而且整条街就像个景点,客流量明显增加。”因为商户生意好,从而带动房屋租金成倍增长,横街居民乐开了花。为此,邻街的居民看着漂亮的街区和改造后带来的经济效益早已“红了眼”,纷纷主动要求改造。

  今年以来,横街镇坚持以规划先行,多维推进,全面擂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战鼓,补齐城乡环境短板,提升城镇颜值。如今,横街镇已成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

  “六度空间”法  整治空中“蜘蛛网”

  “以前我很担心,这么多电线缠在一起,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如今我再也不用担心发生这样的事了。”看到家门口的各种电线被套管后,峰江街道玉浮路的戴先生感慨地说。要知道,这里可曾是“线乱拉”的重灾区啊!

  由于早期规划不合理、租住人员流动大等原因,在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中,不少地方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犹如一张张巨型“蜘蛛网”,既影响了市容市貌,又存在安全隐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脏乱差的小城镇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短板,而“线乱拉”治理更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难啃的“硬骨头”,而且涉及部门多、协调难、改线成本高、资金难等,都成为治理“线乱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区环综委小城镇整治办直面问题,依托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整合“线上系统网+线下监督员”方式,着力打造“线乱拉”智慧管理平台,让“线乱拉”管理全域信息化、全程可视化。同时,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参与其中,通过群众监督渠道,线上、线下实现“全网联动”,让违规架设网线无所遁形。“我们也以自身积累的经验,从高度、广度、力度、速度、深度、温度六个方面,总结了一套整治空中‘蜘蛛网’的‘六度空间’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小城镇综合整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六度空间法”是按照“强弱分设、入管入线、标识清晰、牢固安全、整齐有序、美观协调”的要求,规范传输线缆架设,清理户外架空线缆,归并整理杂乱无序线缆,消除低垂松垮线缆,整治美化线缆架设形态。通过科学界定“上改下”实施范围,明确资金分摊及委托施工方案等措施,完成弱电“线乱拉”整理任务对各运营单位的责任分解,有效改变了“空中蜘蛛网”现象。

  今年4月20日,全市“线乱拉”整治现场会在我区顺利召开,与会代表对我区在整治空中“蜘蛛网”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聚焦顽疾  重拳砸向“双乱”

  11月17日9时34分,住在金清镇金林路上的张先生反映:有机动车停在他家门前人行道上,出入十分不便。二网格巡查员林峰立即来到现场,发现情况与张先生反映的一致,就打开“城市管理督查系统”,对违停车辆开始拍照上传。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二网格负责人李荣华接收到林峰发送的问题反映,于9时46分到达现场,对违停车辆进行贴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拍照反馈给路桥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金清中队副队长朱骞。这是金清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日常的一幕。

  金清镇作为全省首家“城市管理督查系统”平台试运行单位,自智慧平台试用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通过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城镇执法队伍的内部监管考核,提高执法队伍户外工作效能,推动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形成城镇管理问题‘及时发现、指派迅速、专人负责、落实反馈’一键完成的完整闭合式管理方式。”区小城镇整治办工作人员介绍。

  截至目前,我区共设综合执法平台7个,交通管理站7个,农村劝导站240多个,配置专职交通管理员64名,交通安全协管员700多名,7个镇(街道)站均设立了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通过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执法工作重心和力量下沉,切实提升和改善了小城镇秩序和面貌。

  而“街(路)长制”则是我区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的另一个亮点。记者在金清镇采访时看到,不少街口都树立了公示牌,标注着总街长、街长、市民街长的名字和电话,并注明了责任单位的联系方式和工作职责,并且由镇(街道)班子成员担任。“真是‘冤’有头,街有主了,往后一旦发现街上脏乱差、道路损坏、占道经营等情况,可以马上打电话给街(路)长了。”看到这一条条街道都有了各自的“主人”,金清镇的张师傅表示,他们也会加入街道的管理中,一旦发现情况,及时跟街(路)长进行汇报。

  目前,我区共计在15条主干道、20条次干道、25条其它道路、32个城镇重要节点实行“一路一街长”制,并将详细路段信息在镇(街道)整治地图上明确标注,制定“街长”地图,明确责任人员,实施挂图作战。

  为了整治“道乱占”,区小城镇整治办还开展了综合治理“一路一策”攻坚行动。今年以来,共整治7个镇(街道)“道乱占”问题点位3076个,完成率为100%,在全市的考核中名列前茅。同时,针对一些“车乱停”“车乱开”高发地段,“见缝插针”建设摊贩疏导点与公共停车场,极大缓解了镇区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问题。今年以来,7个镇(街道)共对整治区域的59条路3437家临街商铺签订了“门前三包”,签订率达99%;道路两侧新增停车位8400余个,设置违法停车、禁停标志等交通标志1034套;拖离“僵尸车”272辆,交警和行政执法部门共贴单21076辆;出动15322人次进行3359次“六乱”整治,共立案86起,有效提升了城镇秩序。

  “百日大会战”  整治“低小散”

  为全面加强小城镇环境管理,创建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的乡镇环境,提升整体形象,区小城镇整治办还组织开展了“百日大会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开展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以及道路、河道环境卫生整治,基本实现全区无裸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等“脏乱差”现象。同时,结合“五水共治”,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加强河流、池塘、沟渠等各类水域保洁,推进清淤疏浚。今年以来,共清理卫生死角1657处,清理脏乱道路27万平方米,清理河道、沟渠12万平方米,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目前,横街镇已通过国家卫生镇市级技术评估;新桥镇已通过市级卫生镇考核,峰江、桐屿、螺洋街道也已通过省级卫生街道暗访;蓬街镇也在积极创建市级卫生镇。

  在不断推进“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过程中,我区坚持“落后产业坚决关,优质火种要保留”的原则,既倒逼而“破”,又顺势而“立”,加快排摸整治提升和小微企业园区建设,为此,我区着重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抓整治提升。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全区“低小散”和“四无”企业(作坊)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下达各镇(街道)的整治任务数量(850家),着重做好排摸整治“一户一档”、块状行业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整治“低小散”“四无”企业(作坊)1009家,其中改造提升432家,关停淘汰577家。

  二是抓小微企业园区建设。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镇(街道)强势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拆除了一大批乱搭乱建,腾出了宝贵的用地空间,共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园区17个,其中在建类3个、新建类6个、拟建前期类8个。

  三是抓政策扶持。紧紧围绕“聚焦成长、合力共推、加大力度、体现成效”的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总要求,着重抓好小微企业园区载体建设。区政府出台了《路桥区关于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路政办发【2017】42号)专项扶持文件,就土地优惠、补助奖励、成长奖励等提出13项扶持措施,努力打造“小而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美”的微企集群,有力助推“低小散”整治活动。

  有人问,在无坚不摧的城镇化的铁铲下,柔柔袅袅的“乡愁”还留得住吗?通过对小城镇的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打造、精雕细刻,创造一个真正充满诗意的美丽家园,谁说“乡愁”留不住呢? 让我们以小城镇整治之名,见证小城镇的美丽蜕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