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伟民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时,路桥沿海高速卡点的党员们逆行而上,昼夜奋战在抗疫前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硬核”担当。2月18日,台州市委组织部对全市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18个基层党组织和35名党员予以通报表扬(第一批),路桥沿海高速卡点临时党支部光荣上榜。
最“快”响应扛担当
织牢疫情防控网
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刻不容缓,这也是对党员一次严格的考验。
作为路桥与外界最主要的交通渠道,路桥沿海高速入口是这场疫情防控坚守战中的必经之地,守好了这里,就掐住了疫情输入口。
党员冲在最前面,发出防控最强音。1月23日,区公路管理局党员张湛在15时接到通知后,一个小时内便赶到了G1523沿海高速路桥出口,进行24小时设卡值守,对过往车辆和车上人员进行逐一测温排查,并对湖北籍车辆和人员做好详细的信息登记工作。
因为是第一批执勤,时间紧急,点位物资短缺,张湛和其他同事在没有雨具的情况下,冒雨守到了第二天9时。回家后立刻就感冒的张湛,并没有选择休息,他又站上了24小时的执勤岗位。
没有春节,没有假期。“我们是党员,在疫情面前,自然要挺身而出!”张湛说道。区公路管理局的党员们组成了党员先锋队,毅然放弃新春佳节和家人团聚,挺身在防疫最前沿。
最“拼”作为抓阻击
党员冲在最前面
“我是党员,我承诺,我在岗!”“我26年党龄,我在岗!”
党旗飘在最前线,引领疫情阻击战。2月5日上午,沿海高速路桥入口防疫检查点的党员们,在党旗前庄严宣誓,宣布成立交通卡点临时党支部。
此时,越来越多的党员加入到防疫卡点,党员先锋队扩大到临时党支部。
路桥沿海高速卡点临时党支部由交通、公安、交警、卫健等部门值勤党员组成,在路桥沿海高速入口24小时对过境车辆及人员开展登记、测温等检疫工作。
作为路桥的第一道防线,管控压力大,卡点人员一直都直面风险。1月23日以来,路桥沿海高速卡点登记检查的非台州籍车辆超过3000辆,哪怕在防控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卡点所有人员也从未退缩过。
卡点党员们都坚守了自己的铮铮誓言:“面对疫情,我们必须向前冲,当先锋、打头阵,无怨无悔,无畏无惧,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
最“美”身影筑堡垒
一线党旗别样红
“爸爸,你每天的步数都好多,网上说,现在步数太多的,都很危险!”难得回到家,区公路管理局局长陶普正的儿子天真地说道。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2月12日,已经连轴忙了半个多月的陶普正,冒雨穿梭在路桥沿海高速点位上。“把标志牌放在这里,注意人身安全。”“人员信息登记时一定要登记清楚,隔离书要注明去往哪个街道。”“物资马上就送过去。”这些话语,基本上他每天都在说。
“战场不分昼夜,疫情不退,我们不退!”陶普正看着高速路口那硕大的“路桥”二字,坚定地说,“我身上的重任,我身后万千的路桥人民不允许我撑不住,我们就日夜守在这个高速路口,为大家守住这道防线。”
战疫一线显初心,关键时刻显担当。当时正值寒潮来临,深夜里,快60岁的党员、区公路管理局路政直属中队中队长蔡旭光拿登记笔的手,都冻红冻僵了。
春节前,为了确保交通安全,他就一直带队,配合其它部门开展保畅通工作。
“没事的,没有前段时间冷。”蔡旭光说道。年轻时下乡插过队,前线当过兵;中年时候,抗击过非典;现在快要退休了,又遇上疫情,到今年为止,他已经工作43年了,虽然要退休了,但却主动提出到防疫一线。对于他来说,“冲锋在前”这个词,贯穿了他整个人生。
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开展以来,金清汽运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委员陈文元就坐不住了,主动要求到沿海高速开展值勤,在他轮班休息的时候,还主动到卡点一线,变身为防疫卡点设施的“修理工”,帐篷、拉电线、搬桌椅……为执勤人员创造良好的执勤环境;他变身为防疫物资运输的“老司机”,卡点物资不足的时候,交通防疫微信工作群里呼叫支援时,陈文元经常第一个回复:我来送!我开面包车来了;他变身为温暖防疫人员身边的“点心师”,连续多次在深夜里和家属一起,带上火炉、锅、盆,变着花样为卡点人员送上自做的点心。热乎乎的饺子、汤圆……一次又一次,温暖了寒夜里卡点值守人员的心。
面对疫情,佩戴党徽的他们选择“逆行”。陈文元还多次主动请缨,别的防疫点位如人手不够,就让他来顶替。他总说:“我少睡、少休息不要紧,防疫紧要关头,作为党员我就要冲在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如火,逆行者迎难而上!这就是党员们发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