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大陈岛垦荒精神”之“红色基因”探讨
2020-07-29 09:24:00 来源: 编辑:罗淑尹
(本版图片来源于台州发布)
  □夏良友

  大陈岛三代垦荒人用奉献牺牲、艰苦创业积聚而成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不仅具备丰富的精神内涵,富于坚韧顽强的生命力,而且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沃土,汲取中国革命的“红船精神”养分;是在取得革命、建设成功后,凝结出来的“红色基因”种子。这颗“种子”不仅颗粒饱满、根正苗红,且谱系正宗,其树立的精神丰碑,必将为弘扬和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铸就新时代垦荒台州的城市精神,推动台州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精神动力支撑。

  一、“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基因谱系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三代垦荒人集体有意识的自觉、自愿的群体选择。它源自第一代垦荒人,发展于先后三代垦荒人接续拼搏奋斗,滋养于始终有党团组织的关心、关怀和关注,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以个体生命凝聚而成的集体家国情怀。因此,“大陈岛垦荒精神”自诞生以来,就深深地刻上了其姓“党”、为“公”的精神烙印。一经生根发芽,虽经历了诸多艰难挫折和困苦磨难,却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与祖国发展共命运,与时代进步同呼吸,与台州成长同频共振。自始至终,“红色基因”,是“大陈岛垦荒精神”唯一的基因谱系和动力源泉,铸就了三代人垦荒路上崇高伟岸的精神丰碑。

  1.“大陈岛垦荒”是党和政府组织领导下的具体行动。一是最初由组织动员号召的“战役”。“大陈岛垦荒”,既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自发形成;而是1956年,467名温台两地青年为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自觉、志愿开垦荒岛、扎根荒岛、建设发展海疆岛屿的集体意志选择。二是长期在组织的关心关怀和支持下成长。自大陈岛垦荒以来,各级党团组织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关心垦荒人的生产生活。各级中央和地方媒体,也长期关注并跟踪报道大陈岛垦荒事业和垦荒精神。三是构建了完整的组织体系。大陈岛垦荒队伍是一支有组织、守秩序的垦荒机构,而不是任其自生自灭和简单无序的普通开荒活动。党和政府不仅在大陈岛解放后,先后组建了大陈区人民政府、大陈办事处、大陈镇委员会、大陈大队、大陈公社、大陈镇政府等,垦荒队伍内也设立了垂直领导的垦荒队、垦荒中队和垦荒小组等机构,从而在组织上确保了整个垦荒事业的顺利推进。

  2.“大陈岛垦荒”是党团员骨干率先垂范的行动实践。大陈岛垦荒,从一开始,就是党团员“红船精神”的集中实践地和示范地。不仅有无数的党团员垦荒人带头参加并率先垂范,还有无数的垦荒队员在党团员们的示范感召下,加入党团组织,接力垂范当标兵。如,垦荒队队长卢育生、副队长(第二任队长)王宗楣和放羊倌张寿春等,参加垦荒前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烈士陈显坤和女队员缪茜茜、金育育等,则是共青团员。正是在这些党团员的感召和带领下,数百名青年不仅积极报名参加垦荒队,还以岛为家,克服了各种困难,铸就今天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再如,据史料记载,垦荒期间,共有62名垦荒队员加入共青团、15名优秀共青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50多人获得全国、省级和县级先进工作者,100多人被评为垦荒“四好”“五好”队员,涌现了无数先进典型代表;1958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垦荒队“先进集体”称号;尤其是垦荒事迹不仅多次被国内大型媒体报道,还先后获得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首肯和题词。

  3.“大陈岛垦荒”是垦荒队员家国情怀的集体选择。都说没有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60多年的垦荒事业演绎了三代垦荒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并凝练铸就“大陈岛垦荒精神”。三代垦荒人抛却传统社会故土难离的乡土情结,把他乡当故乡,毅然投身到海疆荒岛的开垦事业,造就了一段丰富的“东海明珠”传奇故事,充分诠释了家与国的千古命题和当代意涵。一是用行动书写了普通人的家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舍小家顾大家,有国才有家……传统中国和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家国一体、无国就无家的经典人生观教导,教育中国人培育和养成正确的家国观念。大陈岛垦荒人用实际行动向后人诠释了什么是家、什么是国和先大家后小家,以及在家与国间如何选择、如何有机统一、有效整合的传奇故事,用实践续写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传承经典。二是以气质展示台州式“硬气”的集体选择。不言败、不放弃,不达目的不回头,是“台州式硬气”的“四不守则”。虽然,大部分大陈岛垦荒人来自温州,但他们在大陈岛垦荒创业的顽强拼搏精神,正是“台州式硬气”的集体完美呈现。三代垦荒人筚路蓝缕,自力更生,60多年风雨兼程,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证明了初心选择和使命担当。三是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诠释了群体担当。大陈岛三代垦荒人尤其是第一代垦荒人,从登岛伊始,就以大无畏的斗争气概和敢于亮剑的作风,形成了高度的集中统一和鲜明的目标导向,将个体的精气神通过共同的群体信仰,展示在整个开荒建设边疆海岛的全景式舞台上。通过集体的拼搏意识和群体的精神信仰,共同践行垦荒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无私、无畏和奉献、牺牲及担当、作为,谱写三代垦荒人辉煌的集体精神谱系。

  4.“大陈岛垦荒”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局部呈现。“大陈岛垦荒精神”蕴含的“红色基因”,还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局部的呈现和检验,从而使红色成分在“垦荒精神”的基因谱系中,更加夺目和耀眼。一是一呼百应的组织动员能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具备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据记载,在团中央发出“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的短短几天内,就有800多人踊跃报名参加,很多热血青年因为报不上或最后未被批准而痛哭流涕。在此基础上,为确保垦荒事业的成功,自始至终,上至团中央,下到县、镇、乡,都长期关心和关注着这一事业的发展进程。二是始终有一个坚强的组织后盾。无论是在政治资源上、行政资源上,还是各类基本物资的保障上,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都是垦荒人最坚强有力的后盾。“大陈岛垦荒”既不是自发无序的个体择荒,更不是放任不管的松散开荒,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集体垦荒。三是集体前提下的公正平等的利益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分配原则。大陈岛垦荒人一样遵循着这一公正平等的分配制度。长期以来,垦荒人以队员、社员、村社组织成员的身份,既参与荒岛开发建设,同时也参与生产、生活资料的分配获得,在建设美丽“东海明珠”的同时,也实现了三代人生活的富足安康。

  二、“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基因特征

  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其内涵意蕴有着丰富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在“红色种子”传承下的垦荒精神,具有十分鲜明的基因特征,显示了“大陈岛垦荒精神”源于革命的红船精神的谱系认同和传统爱国主义、愚公精神、“台州式硬气”有机融合统一的体系特征。

  1.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大陈岛垦荒”,无论是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还是打造“东海明珠”,都集中体现了三代垦荒人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开发建设祖国海疆岛屿的雄心壮志和取得的辉煌成果。大陈岛从60多年前的荒芜之岛,建成了今天各类基础设施完善、渔业经济繁荣、旅游经济旺盛、民生事业富足的“东海明珠”,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一切的一切,离不开三代垦荒人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团骨干的感召下,展现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精神。寻根索源“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基本基因特性,就是告诉后人,历史的事实充分展示并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2.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三代垦荒人接力谱写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一曲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华章。他们彰显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16字”垦荒精神内涵和意蕴,正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垦荒过程中的实践写照。彰显了三代垦荒人,把海岛当家乡、把垦荒当事业,牢记誓言、报效国家,克难攻坚、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3.发扬了担当作为的顽强拼搏精神。第一代垦荒人垦荒伊始,就留下了“有一百条困难,克服一百条困难;有一千条困难,克服一千条困难,一定要把大陈岛建设成为海上乐园”豪言壮语。发誓:“苦战三年,改变大陈面貌,把荒岛变成家乡”。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拼搏精神,从精气神全方位树立起敢于藐视一切的人生信条,正是传统“台州式硬气”的根本生命特征。有了这种精神特征,垦荒人在任何困难面前,不气馁、不退缩、不逃避,敢于亮剑,勇于击剑,克服重重困难,哪怕岛再荒芜、海再遥远、浪再颠簸,垦荒人也可以一步一步通过艰苦的创业,把海岛变成乐园,将荒岛建成明珠。

  4.传递了新时代愚公的群体精神内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中国人民,从来就具有愚公移山的大无畏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不仅继承了愚公移山这一精神,充分尊重和激发了个体生命在艰苦创业中的主观能动性;还发展和丰富了这一精神,于垦荒实践中,进一步凝聚和彰显了三代垦荒人,在党的领导下,甘于奉献牺牲、勇于开拓创新、奋力接续拼搏的艰苦创业勇气和大无畏牺牲精神。垦荒人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挥洒在东海前哨,凝结成一颗灿烂的海上明珠。

  三、“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基因启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伟业征途,任重道远。蕴含“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红色基因种子,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扎根于台州建设发展的历史沃土,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和当代启示。一座城市需要一种精神,一种精神需要不断的弘扬、传承和发展,才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历史终将不断演绎和证明,诞生于举国艰苦创业大时代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也必将在今后为推动台州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这一伟大时代,激发出蓬勃的生机和磅礴的力量。垦荒精神不老,红船精神永存。台州这座美丽的东部沿海城市和勤劳勇敢、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民,需要“大陈岛垦荒精神”来洗礼、滋养和激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为垦荒台州的城市精神,把台州这座城市建得更加美丽、富饶,为后人树立起一座高耸的精神丰碑。

  1.必须始终如一地树立敢于担当作为的初心使命意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红船精神”昭示后人,没有苦难,就没有坚韧,更没有斗争;没有胜利,就没有地位,更没有尊严。同样,垦荒精神亦昭示后人,没有困难,就没有拼搏,更没有积聚;没有收获,就没有喜悦,更没有气质。无论是革命年代的“红船精神”,还是建设年代的“垦荒精神”,勤劳勇敢的台州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始终永葆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奋发图强。台州70多年的建设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彰显了台州人民艰苦创业、担当作为的精神气质。“大陈岛垦荒精神”再次证明,只有强大精神支撑的群体,才会在前进的路上一往无前。当前,在台州城市精神塑造中,无论面临多少困难和挫折,全市上下,必须要树立众志成城、舍我其谁和坚韧不拔的勇气,及敢于担当作为和善作善成的办法,永葆初心使命,才能不负大时代赋予我们共同的责任,用我们的奉献再续台州辉煌新篇章。

  2.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基因,厚植、滋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土壤。这个制度不仅在大陈岛的垦荒征程中硕果累累,也在大庆精神、共庆城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孕育和培植中成果丰硕,更在70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征程中,光耀千秋。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制度来保障,伟大的制度诞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不断激励和丰富伟大的制度。无论是台州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还是台州城市精神的培育,同样离不开制度的保障,离不开精神的激励。因此,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前,尤其要在“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弘扬、传承中,把台州长远建设发展和城市精神培育,融入到党委、政府的政策文件和制度框范中,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各层面,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绽放出具备台州地域特色的恒久精神气质光辉。

  3.必须大张旗鼓地突出精神垦荒在城市精神塑造中的作用。城市精神依靠城市特色基因的铸就,而非天生,更非天赐和神赋。什么样的基因传承,铸就什么样的城市精神。用“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红色基因”铸就的台州城市精神,必将为台州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力量,支撑起台州辉煌灿烂的明天。一是要在思想上树立和增强全体人民精神垦荒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践也反复证明,无论是三代垦荒人用艰苦创业铸就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还是垦荒台州城市精神的塑造历程,垦荒的根本所在和本质要求,首先是精神上的垦荒。如果没有在思想上树立精神垦荒的意识,没有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大无畏气概和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放弃的豪气和斗志,任何事终将一事无成。因此,要号召和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台州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道路上,树立起精神垦荒的思想意识,克服小富易安、小成即满的心态,始终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清醒认识,真正把垦荒台州城市精神熔铸成煌煌巨业的徽章。二是要树立全体人民对垦荒台州城市精神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精神在无数人的奉献中形成,用集体智慧和艰辛努力来塑造和培育,在弘扬和传播中积聚,用煌煌巨业的成就来洗礼。这一洗礼,不仅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物质上,台州不仅建成了东部沿海的新兴城市,也在精神上铸就了一座伟岸的“大陈岛垦荒”丰碑。这座丰碑,不仅属于大陈岛,为后来者树立了鲜活的榜样;也属于整个台州的,为台州城市注入了值得深入挖掘和弘扬、传承的精神气质。认同和归属“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的垦荒台州这个城市精神,可以真正奠定和实现“垦荒精神不老,红船精神永存”的信心和希望。三是要激发全体人民对垦荒台州城市精神的边际创造力和贡献力。在“中国梦”的宏图伟业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台州,作为浙江的有机组成部分,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时代,全体台州人民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有着极其无上的荣光。要围绕“中国梦”这个中心,着眼于未来台州两个高水平发展和当前确立的目标任务,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组织和发动全体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有一分力量使一分力量,有十分力量使十分力量,激发最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要大力弘扬和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并自觉内化为台州城市的垦荒精神,以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勇气和不骄不躁、再接再厉的作风,创业创新、善作善成,为推动台州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和区域均衡高效发展敬业奉献。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