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从柔性化制造看“工匠精神”
2021-06-10 09:36:46 来源: 编辑:罗淑尹

  □南官平

  一个充满曲线和透明亚克力板构成的企业智能化管理中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让人们对企业数字化改造有了一个全新认知。在欧路莎,这样的改进正在加紧实施,而其结果,必然会提升人们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更是对未来的“消费升级”充满了期待。

  曾几何时,不少国人去海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圈,这些画面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制造大国怎么造不出让人心动的产品”的拷问,也在人们胸中久久回荡。如今的中国,早已是世界制造业大国,“Made in China”随处可见,但给人的印象,似乎仍在中低端徘徊。最近兴起的“新国货”潮流,却在明明白白告诉世界,中国本地制造的实力正在显著增强,本地消费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谁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谁就能赢得市场。消费能力上去了,产品质量、性能和用户体验,就变得更加重要。

  说到底,一个产品的比拼、质量的比拼,到最后都是精神与文化的比拼。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其实,路桥并不缺少技术精湛的工匠。明清以来,路桥就聚集了台州最好的工匠,形成了台州手工业最重要的集散地。后来,路桥的轻工业发展迅速,很多产品的质量都名列全国前茅,还有多项发明创造,填补了国家技术空白。改革开放以来,路桥的制造业更是获得了长足进步,制造业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频频让人对这个城市刮目相看。

  但长期以来,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导致的粗放型生产,使得技术条件难以提高。“有供给就有需求”的卖方市场,也在看不见的层面上损害了追求质量的态度。从这个方面而言,培养“工匠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代又一代企业家和工程师的赓续接力。

  更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也包含着创新的内蕴。工匠的耐心坚守与创新的弯道超越,本身就是一体两面。产品的升级换代一方面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另一方面在于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极限的创新活力。有人说,“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抓创新,要在抓住技术突破的同时,抓住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认真做事的品质,这样才能真正“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这些,我们恰恰能在今天的“柔性化”生产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有人说,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就越有耐心。大国匠心、卓越品质,是一种制造业的耐心,更是一种发展的信心。一条生产线也许说明不了太多,个性化定制的效率也有待市场来检验,但“工匠精神”开启一场数字革命、效率革命、品质革命,却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路桥制造真正走向全世界,让“世界真正爱上台州制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