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乡镇联播 > 桐屿街道 > 聚焦 正文
绘制“绿心”新篇章
2009年05月07日 15:14:23     中国路桥新闻网

    台州“绿心”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核心,历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台州的“城市之肺”,但为了保护绿心区块,这里的发展滞后,农民建房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今年“五一”期间,桐屿街道中后村出现了一座刚结顶的新型农民住宅样板房。望着该座样板房的中后村村民余如平一语道出了心中的期待,“盼了足足13年了。”用不了多久,余如平的房子也会在“绿心”脚下建起来。

“西塘小镇”的别样农居

    余如平是中后村一普通村民,他现在仍住在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里,“不光样子土,关键是里面的很多设施都跟不上需求。”在中后村,像余如平这样的老房子,占了三分之二多。

    “保护‘绿心’是一项民心工程,但也必须考虑到老百姓的民生,只有满足了老百姓的民生需求,‘绿心’的保护与开发才能更加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桐屿街道办事处主任胡传利如是说。

    胡传利这样说,是因为有着太多的感慨。由于“绿心”区块保护与开发的需要,十几年来,这一地区的农民建房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当地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也曾四处反映农民的建房诉求。

    如今,这个拔地而起的样板房让当地群众看到了希望。走进这座一排八间的住宅,只见一楼的南面是5米高的客厅,北面是两间车库,假二层则是厨房和餐厅,三楼和四楼分别有两个套间,就像一栋联体的农民别墅。“以前的房子,一间地基只有3.6米宽,10米长,而现在有3.8米宽,13米长,以前一户一般只有一间地基,而现在一户基本有两间地基,照这个样子建起来的农民住宅可是大不一样了,”中后村党支部书记余官友一边领着记者看样板房,一边指着村里上世纪80年代建起来的老房子,“建好的房子将涂上白色外墙漆,盖上黑色瓦片,展现的将是‘西塘小镇’的风格”。

    这幢样板房只是一个开端,给村民们做个示范和引导。而中后村“西塘风情小镇”一期工程53亩地,预先安排的20亩地70多间农民住宅,现已通过了规划会审,进入了房屋建设的报批阶段。不久前,为了吸引村民们到这里来建房,桐屿街道还专门修了两条水泥路直通小区,改善了周边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很显然,这一举措深得民心,70多间住宅已被预订一空。“我们盼望着早点住上这样的房子,”余如平的老母亲指着样板房说道,“盼了多少年,就等搬新家的那一天。”

“绿心”脚下的和谐风情

    “威尼斯小镇”、“云南丽江小镇”、“安徽徽州小镇”……在桐屿街道城建办,记者看到了“绿心”区块的远景规划。这里是一块低洼涝地,但随着栅岭汪排涝隧道的开通,这里将蓄成一个平原水库,一共七个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将围着水库一一散开。每个小镇都有一处风格鲜明的公共设施建筑,配上新建或者改建的风格统一的农民住宅,再加上周围密布的水网,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水乡之城。这一设计不仅没有破坏“绿心”的生态环境,更是对“绿心”环境的锦上添花。

    据了解,桐屿街道整个“绿心”开发涉及15个村,近2万人,几乎占了桐屿街道的一半。围绕着水库,还安排了大量的公共设施和旅游项目。“这里将是路桥人居环境最好的地方,也是休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桐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敏介绍说,“今后这里的农民将找到一个新的致富途径,那就是‘特色农家水乡旅游’。”据了解,规划中的平原水库项目已经在省里立项,现正在上报国务院的过程中,争取国家的支持和投资。

    桐屿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这项工作涉及跨行政村的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操作起来难度也非常大,但他们有信心也有决心逐步推进这项工作。“白石岭隧道开通后,绿心区块的道路将直通台州铁路客运中心站,这将是对绿心区块开发的极大拉动。”该街道宣传委员陈卿指着一个山坳说。现在,桐屿街道正在积极寻找投资方,希望通过引进大规模的投资来加速这一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我认为,保护与开发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自然环境与人的发展更是一对和谐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光强调保护而忽视经济发展和群众的利益,一定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而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并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目的,这也许正是科学发展观带给我们的启示。”胡传利说道。
 
 
  【作者】记者 庄向娟 实习生 张丹丹

来源:  作者:  编辑: 项宇